成语拼音:sì mǎ mò zhuī
成语解释:见“驷马难追”。
成语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十八回:“常泰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莫追,岂有变更!’”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分句;用于人说话算数
繁体字形:駟馬莫追
英文翻译:what has been cannot be withdrawn
驷:古指套着四匹马的车。也指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莫:[mò]1.不要:莫哭。2.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4.古同“漠”,广大。5.姓。[mù]古同“暮”。
追:[zhuī]1.赶,紧跟着:追逐。追逼。追随。追光。追剿。追捕。追奔逐北。2.回溯过去,补做过去的事:追溯。追悼。追加。追认。3.竭力探求,寻求:追问。追寻。追究。追索。[duī]1.雕琢:追琢(雕刻)。2.古代乐器钟上用以悬挂的钮眼。
“驷马莫追”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但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答应周末帮朋友搬家,结果临时反悔,朋友生气地说:“你答应的事就像泼出去的水,驷马莫追啊!”这里朋友用成语强调“承诺一旦说出口,就难以收回”,提醒小明要言而有信。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四匹马”来比喻?古代四匹马拉的车速度最快,用来形容“无法挽回”的紧迫感。比如公司会议上,老板宣布“今年全员加薪10%”,结果发现预算不足想改口,员工立刻引用:“领导,驷马莫追哦!”既缓和了气氛,又巧妙表达了“说出去的话要负责”的态度。
再举个反例:小红网购时看到“限量特价”立马下单,付款后才发现商品有瑕疵。她懊恼地说:“这冲动消费真是驷马莫追。”这里用成语自嘲“仓促决定带来的后果难以改变”。这提醒我们:不仅是语言承诺,重大决策同样需要三思——这是我特别想补充的个人观点。
最后看个有趣的现象:家长教育孩子时常说“你说不想学钢琴的样子,可是驷马莫追的”。这种将成语融入日常对话的方式,比直接说“不许反悔”更有文化韵味。毕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恰当使用传统智慧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他人信赖。
下次当你想快速做出决定时,不妨在心里默念一遍“驷马莫追”。这个动作就像给自己安装了一个刹车系统,既能避免脱口而出的尴尬,也能让重要选择经过充分思考。毕竟,语言和行动的力量,有时候比四匹骏马跑得还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