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ì mǎ yǎng mò
成语解释: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谓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成语出处: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駟馬仰秣
英文翻译:Si Ma Yang Mo
驷:古指套着四匹马的车。也指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仰:[yǎng]1.脸向上,与“俯”相对:仰首。仰望。2.敬慕:久仰。敬仰。3.依赖:仰承。仰赖。仰仗。仰人鼻息。4.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仰即尊照。5.服下,指服毒:仰药(服毒药自杀)。仰毒。6.姓。[áng]古同“昂”,情绪高。
秣:1.牲口的饲料:粮秣。2.喂牲口:秣马厉兵。
“驷马仰秣”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藏着有趣的故事。比如,一位音乐家在街头演奏小提琴,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连原本匆匆赶路的快递小哥也停下电动车,听得入神——这种场景,就可以形容为“驷马仰秣”。原本拉车赶路的马被音乐吸引,仰头忘记吃草料,现在用来比喻某件事的感染力强到让人不由自主停下脚步。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驷马”来形容?其实这和古代的生活场景有关。四匹马(驷马)拉的车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常用来比喻快速行进的状态。而“仰秣”指的是马抬头停止吃草料,两者结合形成强烈反差,更能突出“感染力打破常规”的意境。
再举个现代例子:公司年会上,平时严肃的老板突然跳起流行舞蹈,台下员工瞪大眼睛、举着手机录像,连服务员都忘了收拾桌子。这种打破常规的吸引力,不正是“驷马仰秣”的生动写照吗?
另一个常见疑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艺术场景吗?不完全对。比如山间突然出现的彩虹让登山队全员停下拍照,或者深夜闻到邻居家的烧烤香味让人忍不住探头张望——任何打破日常节奏的吸引力,都能用这个成语来描述。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用动物反应来比喻人类行为。就像现在刷短视频时“手指突然停住”的瞬间,本质上和两千年前马儿抬头听琴的场景并无不同。时代在变,但人性中对美好事物的本能反应始终相通。
下次遇到让人眼前一亮的场景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提醒我们:真正有魅力的事物,能超越时空和物种的界限,让狂奔的“马儿”都愿意为它停留片刻——这种力量,或许就是文化传承中最珍贵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