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 fēi gǒu jiào
成语解释: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直叫唤。形容乱成一团
成语出处: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反“扫荡”》:“忽然,邻庄鸡飞狗叫,老乡们拖着孩子向庄外奔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乱成一团
繁体字形:鶏飛狗叫
英文翻译:general turmoil
鸡:1.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2.(Jī)姓。
飞: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狗: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叫:呼喊:叫喊。叫嚣(呼喊,吵闹)。叫阵。叫座(戏曲或演员能吸引观众,看的人多)。叫苦不迭。鸣冤叫屈。
看到“鸡飞狗叫”这个成语,你可能会联想到农村院子里鸡扑腾着翅膀乱飞、狗突然狂吠的混乱场景。但成语背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其实,它不只是描述表面的热闹,更多是比喻突发状况下人们手忙脚乱的状态。比如同事突然请假导致项目进度混乱,领导喊着“大家赶紧补位”时,办公室里可不就是“鸡飞狗叫”的场面吗?
有人问:这种混乱真的无法避免吗?我的观察是,生活本就充满意外。去年小区停电时,邻居们摸黑找蜡烛、物业挨家解释情况,虽然当时场面像极了成语描述的场景,但大家互相帮忙解决问题后反而拉近了距离。你看,鸡飞狗叫的混乱里,也可能藏着人情味的火花。
再举个有意思的例子。朋友开咖啡馆时突发水管爆裂,店员边拖地边安抚顾客,外卖员踮着脚跳“地板砖芭蕾”送餐。事后他跟我说:“当时虽然乱成一锅粥,但客人拍下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火了,反而带来新客流。”这让我想到,成语里的“乱”或许正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关键看我们如何转化视角。
回到成语本身,为什么选择鸡和狗作为比喻?我个人觉得这两种动物最能体现日常与突发并存的状态——鸡代表规律(清晨打鸣),狗象征警觉(看家护院),当它们同时“失控”,恰恰暗示着平静生活与意外事件的交织。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不妨试试深呼吸,把“鸡飞狗叫”当作生活自带的背景音效。
最后留个小思考:如果给这个成语画幅现代插画,你会把“鸡”和“狗”替换成什么元素?可能是闪烁的电脑弹窗与不停震动的手机,还是地铁里同时响起的电话铃声?成语的生动之处,正在于它能穿越时空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