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 fēi dàn dǎ
成语解释:鸡飞走了;蛋也打碎了。比喻两头都没顾上;造成双重损失。
成语出处:周骥良《吉鸿昌》:“只要他一进关抄了咱们的后路,那就鸡飞蛋打,不可收拾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两头落空,一无所得
繁体字形:鶏飛蛋打
英文翻译:all is lost
鸡:1.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2.(Jī)姓。
飞: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蛋:1.鸟、龟、蛇等所产的卵。2.(蛋儿)球形的东西:泥蛋儿。山药蛋。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鸡飞蛋打”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鸡飞走了,蛋也打破了,用来比喻两头落空、一无所获。比如有人为了追求高收益,把积蓄全部投入一个不靠谱的理财项目,结果平台跑路,钱没赚到,本金也打了水漂。这时候人们可能会问:这不就是典型的“鸡飞蛋打”吗?答案是肯定的——既失去了原有的资源(本金),也没得到预期的回报。
再举个贴近生活的例子:小明为了跳槽到一家新公司,匆忙辞掉了稳定的工作,结果新公司的入职流程突然暂停,导致他既丢了旧职位,又没拿到新机会。有人会疑惑:为什么他的选择会导致这种局面?其实这就是缺乏风险预估的后果——当人只盯着一个目标而忽略其他可能性时,反而容易两头踩空。
从个人经历来看,我见过不少朋友在职场转型时陷入类似困境。比如有人同时准备考研和考公务员,最后因为精力分散,两项考试都没通过。这时候不妨思考:我们是否总在“既要又要”的贪心里迷失方向?与其追求面面俱到,不如先锚定最核心的目标。
有趣的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反而放大了这种现象。短视频平台上常见“3天瘦10斤”“月入十万副业”的广告,吸引人们同时追逐多个不切实际的目标,最终往往像追着鸡跑却碰翻了蛋筐。这提醒我们:与其贪多求快,不如像老农捡鸡蛋那样,先稳住手里的筐子。
面对生活中的选择,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想问题:鸡蛋和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保持农场的生态平衡。当遇到需要取舍的情况时,提前做好预案,比如留足应急资金、制定备选计划,就能大大降低“鸡飞蛋打”的风险。毕竟,智慧的选择从来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找到动态平衡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