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è lì huá tíng
成语解释: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表现思念、怀旧之意
繁体字形:鶴唳華亭
英文翻译:Hejuhuating
鹤:鸟,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后趾小,高于前三趾,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双栖,常在河边或沼泽地带捕食鱼和昆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等。
唳:(鹤、鸿雁等)鸣叫:风声鹤唳。
华:[huá]1.美丽而有光彩的:华丽。华艳。华彩。华贵。华章。华表(亦称“桓表”)。华盖。2.精英:精华。含英咀(jǔ)华。3.开花:华而不实。春华秋实。4.繁盛:繁华。荣华富贵。5.奢侈:浮华。奢华。6.指中国或汉族:华夏。中华。华裔。华胄(a.华夏的后裔;b.贵族的后裔)。华工。7.敬辞,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华翰(称人书信)。华诞(称人生日)。华居(称人住宅)。8.头发花白:华发(fà)。华颠(指年老)。9.指时光:年华。韶华。[huā]古同“花”,花朵。[huà]1.〔华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2.姓。
亭:1.亭子,一种有顶无墙一般只有一间的建筑物。多建在公园里:凉亭。2.像亭子的小房:书亭。3.古又同“渟”。
《鹤唳华亭》这个成语,源自东晋时期陆机的故事,字面上是“鹤在华亭鸣叫”,但实际表达的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与遗憾。比如我们可以这样用:“他站在老宅前,听着远处传来的鸟鸣,忽然想起那句‘鹤唳华亭’,心中泛起一阵酸涩。”这样的场景,是不是让你感受到一种物是人非的怅然?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鹤唳华亭”而不是直接说“怀念过去”?其实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它用具体的画面代替抽象的情绪。就像另一个例子:“年轻时总觉得时间漫长,如今看到孩子们玩耍,才明白什么是‘鹤唳华亭’。”这里不仅点出了对青春的追忆,还暗示了无法重来的无奈。
成语的核心意义是什么?我认为它揭示了人类共通的矛盾心理——既渴望向前,又忍不住回望。比如有人创业失败后说:“现在才懂‘鹤唳华亭’的滋味,当初在格子间抱怨加班的日子,原来已是难得的安稳。”这种对比让成语的意境更加立体,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暗含对现实的反思。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现代生活中依然适用。想象一个程序员辞职回乡务农后写道:“清晨听到山间的鸟叫,倒不像‘鹤唳华亭’,反而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生活。”这种反向运用打破了成语固有的悲情色彩,赋予其新的乐观解读。可见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使用者的创造性。
关于它的现实意义,我的观点是:与其沉溺于对过去的怀念,不如将其转化为珍惜当下的动力。就像有人旅游时拍下美景,配文:“此刻的‘鹤唳华亭’,未来会成为新的怀念。”这种循环提醒我们,每个当下都值得被认真对待。毕竟今天的阳光,或许就是明天记忆里的鹤鸣。
最后不妨想想:当我们说“鹤唳华亭”时,究竟在感慨什么?或许不只是对逝去时光的追忆,更是对人生选择的再审视。那些曾经觉得平淡的日常,往往在回望时显露出珍珠般的光泽,这大概就是成语想要传递的深层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