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g
  • shì
  • hà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ng shì hài mù

成语解释:谓使世人见而惊奇。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然不若时用变体,如兵之出奇,变化无穷,以惊世骇目。”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驚丗駭目

英文翻译:Astonishing

惊世骇目的意思

惊: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2.惊动:打草惊蛇。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骇:惊吓;震惊:惊涛骇浪。骇人听闻。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成语评论

惊世骇目”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形容某件事或某个现象极其惊人,甚至让人感到震撼或不安。比如科学家突然宣布发现了外星生命,或者某地发生了一场千年不遇的自然灾害,这些都可能成为“惊世骇目”的典型场景。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词是褒义还是贬义?”其实它本身是中性的,具体要看语境。比如一位艺术家用垃圾创作出震撼的雕塑展,既让人惊叹于创意,又引发对环保的反思——这种“惊世骇目”就带有积极意义;而如果某个企业被曝出造假丑闻,导致股市暴跌,这样的“惊世骇目”显然带着负面色彩。

举个例子,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算不算“惊世骇目”?十年前谁能想到,机器不仅能下棋赢人类冠军,还能写诗作画?这种突破既让人兴奋,也让部分人担忧失业风险。这种矛盾感恰恰体现了成语的复杂内涵——它描述的不仅是视觉冲击,更是认知层面的颠覆。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警惕“惊世骇目”的滥用。比如某些网红为了流量故意制造夸张事件,看似轰动一时,实则缺乏价值。真正的“惊世骇目”应当像闪电劈开夜空,既带来短暂震撼,也能照亮某些被忽视的真相。

当我们在新闻里看到北极冰川加速融化的画面时,那种视觉冲击完全配得上“惊世骇目”的评价。但比惊叹更重要的是行动——减少碳排放、支持环保政策,这才是面对惊人现象时更有意义的回应。与其停留在情绪表层,不如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

有个有趣的现象:古代文人多用“惊世骇目”形容奇观异象,而现代人更多用它描述信息爆炸时代的各种热点。这说明语言会随着时代演变,但核心始终围绕人类对未知的敬畏。下次遇到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时,不妨先深呼吸,再判断它是时代的礼物还是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