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òng
  • xīn
  • hà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òng xīn hài mù

成语解释:骇目:使人看了感到惊骇。看了使人感到心动惊骇。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成语出处:宋·陆游《跋兰亭乐毅论并赵岐王帖》:“王遗墨藏家庙者,今虽仅存,某尝获观,皆奇丽超绝,动心骇目。”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感触大

繁体字形:動心駭目

英文翻译:astounding

动心骇目的意思

动: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动。风吹草动。你坐着别动。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动。挪动。改动。动用。兴师动众。4.使用;使起作用:动笔。动手。动脑筋。5.触动(思想感情):动心。动怒。动了公愤。6.感动:动人。不为亲情所动。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动荤腥。他向来不动酒。8.动不动;常常:动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动以万计。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骇:惊吓;震惊:惊涛骇浪。骇人听闻。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成语评论

哎哟喂,说到“动心骇目”这成语,咱先得掰扯清楚它啥意思。说白了,就是某个画面或场景太震撼,直接冲击你的小心脏和眼珠子,让人又激动又害怕。举个例子吧——地震后,记者拍下倒塌的学校废墟里露出一本被压烂的作业本,旁边还摆着半截铅笔。这场景,你说是不是瞬间让人心里咯噔一下,眼睛都挪不开?

等等,这里头有个问题啊:为啥非得用“动心骇目”而不是“触目惊心”?你别说,这俩还真像双胞胎!不过仔细琢磨,“动心”更强调情绪被搅动,而“骇目”重点在视觉冲击。好比看特效大片,主角从万丈悬崖摔下去那镜头,绝对算得上动心骇目——既揪心又刺激视网膜!

突然想到个新鲜例子。去年回老家,瞅见村口老槐树上挂满红丝带,走近才发现都是癌症患者家属许的愿。风一吹,几百条红带子哗啦啦响,阳光底下跟流血似的。当时我后脖颈子直发凉,但又莫名被那种悲壮美震撼到。这种矛盾感,可不就是成语的精髓么?

依我看啊,现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动心骇目”的事反而变多了。打开手机就是车祸现场直播,刷个短视频能看见北极冰川崩塌。不过话说回来,咱得学会在震撼中保持清醒。就像吃火锅,辣得嘶哈嘶哈的才过瘾,但别真把舌头烫出泡不是?

最后唠句实在的,生活里遇到动心骇目的事儿,与其光顾着震惊,不如多琢磨背后的人间冷暖。就像那个被压烂的作业本,要是能让人想起给山区学校捐点书本,这成语才算没白学嘛!

动心骇目的造句

  1. 造句 忍不住转头一把抱住这位大美女,动心骇目的说道,眼里闪动不知是激动还是幸福的泪光。
  2. 造句 让人动心骇目的是,同来的四人的年纪居然全是与自己一般大小,绝对不超过十八岁。
  3. 造句 这一付动心骇目的诡异造型,让王林惊疑不已。
  4. 造句 这座大山似乎有一种灵性,有一种威势,那巍峨之状真是动心骇目.
  5. 造句 中国古代民族英雄岳飞第二十五世孙、中国书法家协会岳荣祥老师现场挥毫泼墨书下“瑞气华堂”,其笔法秀逸、墨彩艳发,让人动心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