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ì
拼音 [fù shuì]
注音 ㄈㄨˋ ㄕㄨㄟˋ
繁体 賦稅
是否常用

赋税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赋税fù shuì

    基本解释

    赋税 fùshuì

    (1) [taxes]∶田赋及各种捐税的总称

    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duty]∶依照法律或习俗征收的款项,尤指应付给政府的费用

    辞典解释

    赋税  fù shuì   ㄈㄨˋ ㄕㄨㄟˋ  

    田赋和各种租税的总称。
    《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备寇者,侯王之家,赋税减削,愁穷思乱,必致非常,宜使给足,以防未然。」
    也称为「赋课」。

网络解释

  1. 赋税

    赋税,以一定的货币量表现则称之为税金。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法定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它属于分配范畴,体现着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

    赋税指田赋及各种捐税的总称,依照法律或习俗征收的款项,尤指应付给政府的费用。如:唐韩愈《潮州祭神文》之二:“农夫桑妇将无以应赋税继衣食也。”

赋税的单字解释

  • 1.(上对下)交给:赋予。2.旧时指农业税:田赋。赋税。3.征收(赋税):赋以重税。4.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5.做(诗、词):赋诗一首。
  • 1.国家向征税对象按税率征收的货币或实物:关税。营业税。纳税。2.(Shuì)姓。

赋税的近义词

【赋税】的常见问题

  1. 1. 懂得何时收回资金,将无效的投资灵活的转化为赋税的减免。

  2. 2. 当时的统治者一味地增加农民的赋税,以满足他们穷奢极侈的生活。

  3. 3. 古者之赋税于民也,因其所工,不求所拙。

  4. 4. 贪其赋税不爱人,无异夫路人反裘而负当。

  5. 5. 为此,大催征赋税,增发劳役,兵连祸结,国匮民穷。

  6. 6. 政府不可为了弥补财政的不足,竭泽而渔,一味增加赋税

  7. 7. 为此,大肆催征赋税,增发劳役,兵连祸结,国匮民穷。

  8. 8. 为向朝廷交纳毒蛇以抵其赋税,蒋氏九死一生,冒险捕蛇。

  9. 9. 在每年向国王贡纳固定的年度赋税义务的情况下,土地私有权受到确认。

  10. 10. 田赋制度是清代新疆赋税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