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én
  • shì
  • shě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én shì bù shěng

成语解释:谓昏迷不醒,失去知觉。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谁想刘璞因冒风之后,出汗虚了,变为寒症,人事不省,十分危笃。”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丧失知觉

繁体字形:人事不省

英文翻译:athymia

人事不省的意思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省:[shěng]1.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是地方最大的一级行政区域,直属中央。省下设若干市、县。2.指省会:进省开会。3.减免;节约。与“费”相对:省一道工序。省钱。4.简略:省称。省写。5.古官署名:尚书省。中书省。[xǐng]1.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反省。2.觉悟;明白:省悟。昏迷不省。3.探望;问候(多指对长辈、亲属):省亲。

成语评论

人事不省”这个成语听起来像在描述一场失败的面试?别误会!它其实是指人昏迷、失去意识的状态。比如《红楼梦》里宝玉挨打后“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竟人事不省”,短短十几个字就勾勒出惊心动魄的场景。

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昏迷场景吗? 其实不然。同事熬夜赶方案后趴在工位上一动不动,你开玩笑说“这人已经人事不省了”,既保留原意又增添调侃意味。可见成语活用能让表达更生动。

在急诊室听到医生喊“患者人事不省,准备抢救”时,会本能地心头一紧。这种源自文言文的表达自带凝重感,比直白的“昏迷”更能传递危急氛围。就像“溘然长逝”比“突然去世”更有文学重量。

为什么现代人较少使用这个成语? 可能和语言习惯变迁有关。如今更常说“昏过去了”“失去意识”等白话表达。但恰因此,在特定场合使用反而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小说里描写角色受伤时,用“人事不省”比平铺直叙更有画面感。

要注意避免滥用。把朋友午睡说成“人事不省”就夸张得可笑。这个成语自带戏剧张力,适合生死攸关或重大变故的场景。就像辣椒酱——适量提味,过量毁菜。

下次在历史剧里听到“圣上急火攻心,已然人事不省”,可以会心一笑。这个沉睡在古籍中的成语,正在等待合适的时机重新焕发光彩。语言就像河流,既有奔涌向前的新浪花,也沉淀着历经时光打磨的珍珠。

人事不省的造句

  1. 造句 他们喝酒一向把喝得人事不省当作保护自己的最好的防卫手段。
  2. 造句 就在水天骄用酒致凤熙无人事不省,准备吸干他的血液时,水灵用有限的法术阻拦了母亲。
  3. 造句 那个快死的人愈加人事不省,他的目光也变得呆滞了.
  4. 造句 我给他服了一些佛罗那,叫他可以人事不省地好好睡几个钟头觉。
  5. 造句 周家剩余没死的人全部被毒烟给毒倒了,人事不省,周星谷这个第一高手也不例外。
  6. 造句 当刀叶风暴施展完后,流火倒在地上,人事不省。
  7. 造句 龙舵主自己已是人事不省,更不知端倪。
  8. 造句 现场干部群众急忙把他扶起,但是安在涛已人事不省。
  9. 造句 见到王向云时,发现他已发起了高烧,脸色通红人事不省。
  10. 造句 随后脑后一阵剧痛传来,徐茂就人事不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