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fèng lù] |
注音 | ㄈㄥˋ ㄌㄨˋ |
繁体 | 俸祿 |
是否常用 | 是 |
俸禄 fènglù
[official's salary] 旧称薪给
事不肯多做,俸禄却不少拿
俸禄 fèng lù ㄈㄥˋ ㄌㄨˋ
官吏每年或每月所受的财禄。
《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有志操者,加其俸禄。」
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
俸禄是古代皇朝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主要形式有土地、实物、粮食、钱币等。中国古代俸禄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商周时期因官职同爵位相一致,并且世代相袭,俸禄实际上是封地内的经济收入(不包括上缴给政府的部分) 。即俸禄表现为土地形式,封地的大小是各级官吏的俸禄标准。春秋末期至唐初主要以实物作为官吏的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