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ò
  • sh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uò shǒu kě dé

成语解释: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成语出处:《新唐书 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可取。”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唾手可得

英文翻译:with extreme ease

唾手可得的意思

唾:1.唾液:唾壶。2.用力吐唾沫:唾手可得。3.吐唾沫表示鄙视:唾弃。唾骂。唾面自干。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成语评论

唾手可得”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伸手就能抓到天上的星星”?其实它真正的意思是“形容非常容易得到”。比如你今天想喝奶茶,打开手机下单,半小时后外卖送到门口——这就是一种“唾手可得”的体验。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东西那么容易拿到,为什么还要用这么文绉绉的成语?”其实这里有个有趣的对比。古人打仗时,将军对士兵说“此城唾手可得”,是比喻攻城像往手心吐口唾沫那么简单,既保留了动作的生动感,又带着战略自信。我们现在用这个词,反而常用来调侃“容易到没成就感”,比如追到心仪对象后感叹:“原来你的联系方式唾手可得啊!”

这个成语用错了会怎样?举个反例:如果说“考上清华北大唾手可得”,恐怕会被人笑掉大牙。这说明成语运用要考虑语境。就像超市货架上的薯片确实唾手可得,但想保持好身材就得控制伸出去的手——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需要更强的辨别力。

当代社会其实充满“唾手可得的悖论”。各种知识课程触手可及,但真正学透的人反而变少;社交软件让人随时能认识新朋友,深度关系却越发稀缺。这让我想到小时候集干脆面卡片的经历,明明卡片就封在包装里,但要集齐整套依然需要坚持。

有个真实案例:某互联网公司实习生发现,前辈们总说“这个方案唾手可得”,结果自己动手才发现需要协调八个部门。这说明现代职场中,“容易”的表象下往往藏着隐形成本。就像摘树上的果子,站着能够到的是唾手可得,要搬梯子的其实已经不算。

最后想说的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唾手可得”既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也是挑战。当知识、物品、机会都变得触手可及时,学会判断什么是真正值得伸手的,可能比伸手这个动作本身更重要。就像春天的野花漫山遍野,但懂得欣赏的人才能看见每朵的独特。

唾手可得的造句

  1. 造句 一个年轻美貌的女人决不肯让男人对她存有唾手可得之心,把恋慕之情硬压在心头而假作端庄的举动,比最疯狂的情话来得意义更深长。巴尔扎克 
  2. 造句 对你有帮助的东西,并不都是唾手可得的。
  3. 造句 *席职位李杰唾手可得。
  4. 造句 胜利似乎唾手可得,他不禁有些飘飘然了。
  5. 造句 实在是因为我们太得意忘形了,唾手可得的奖杯只好拱手让人了。
  6. 造句 四个现代化决非唾手可得,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使它实现。
  7. 造句 任何成绩都不是唾手可得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
  8. 造句 这使得结果唾手可得?但所换来的是:通常情况下很难有好的理由来展示这种线性关系。
  9. 造句 这座奖杯,以我们的实力,可以说唾手可得。
  10. 造句 这事虽不是唾手可得,但也不是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