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í tiān dà zuì
成语解释:弥天:满天;形容极大。天大的罪过。
成语出处:宋 王偁《东都事略》:“臣有弥天之罪,也有弥天之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彌天大辠
英文翻译:an extraordinary crime
弥:[mí]1.满,遍:弥满。弥月(a.整一个月;b.婴儿满月)。弥望(满眼)。弥天(满天,形容极大的)。2.补,合:弥补。弥缝。弥封。3.更加:弥坚。欲盖弥彰。4.水满的样子:弥漫。5.久,远:弥留(病久留不去,后称病重将死)。弥亘(连绵不断)。6.姓。[mǐ]古同“弭”,平息,消灭。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罪:1.犯法的行为:罪大恶极。立功赎罪。2.过失:不应归罪于人。3.依法给予的刑罚;惩处:判罪。待罪。4.苦难;痛苦:受罪。
“弥天大罪”这个成语听起来很吓人,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形容一个人犯下的错误或罪行极其严重,大到能“遮住天空”。比如有人故意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整片森林消失、动物灭绝,这种行为就可以称为“弥天大罪”——因为它带来的后果几乎无法挽回。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天’来比喻?”其实这里的“天”代表的是人类共同认可的道德底线或自然法则。比如历史上某些暴君为了权力屠杀无辜百姓,这种违背人性、践踏生命的行为,就会被后世评价为“犯了弥天大罪”。这种罪行不仅伤害当下,更会留下长达数百年的阴影。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反思:普通人会不会和“弥天大罪”有关联?举个现代例子,某化工企业为省钱偷排废水,二十年后当地出现大量癌症患者。虽然责任人当时可能觉得“只是省点处理费”,但累积的恶果最终成了真正的弥天大罪。这说明,小恶放任不管,也可能酿成大祸。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常带有人性救赎的意味。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的萧峰,最初背负着“杀父弑母”的弥天大罪,但随着真相揭开,观众反而看到了一个悲情英雄的形象。这让我想到:评判罪行时,是否应该考虑背后的动机与环境?或许这正是成语留给我们思考的空间。
现实生活中,我们更需要警惕的是“集体性弥天大罪”。比如网络暴力中,每个人都觉得“我只是说了句话”,但千万人的恶意叠加,就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这时候,“天”所指代的,或许就是我们每个人心里那杆衡量是非的秤。
最后想说,这个诞生于农耕时代的成语,在现代社会有了新的注解。它不再局限于形容具体罪行,更可以警示那些破坏信任、践踏底线的行为。毕竟在信息时代,一个谎言经过亿万次传播,造成的危害可能比古代战乱更深远。看清这点,或许能帮助我们更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每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