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ān
  • zu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ì tiān dà zuì

成语解释:逆:违背。形容极大的罪恶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二则惟愿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众当竭力捐躯,尽忠报国,死而后已。”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极大的罪恶

繁体字形:逆天大罪

英文翻译:Great sin against the sky

逆天大罪的意思

逆:1.方向相反。与“顺”相对:逆风。逆流。2.抵触;不顺从:逆耳。逆子。3.背叛;背叛者:叛逆。逆产。4.迎接:逆旅(旅馆)。5.事先:逆知。逆料。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罪:1.犯法的行为:罪大恶极。立功赎罪。2.过失:不应归罪于人。3.依法给予的刑罚;惩处:判罪。待罪。4.苦难;痛苦:受罪。

成语评论

什么是“逆天大罪”?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古代神话里的概念,对吧?其实它出自《左传》,原指违背天意的严重罪行,比如弑君、叛国等动摇社会根基的行为。比如我们可以造个句子:“在古代,谋害君主被视为逆天大罪,不仅本人会被处死,家族也会受到牵连。”这里的关键是强调“违背自然规律或伦理底线”的极端错误。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有“逆天大罪”吗?其实这个成语更多用于比喻意义。比如在环境保护领域,我们可以说:“肆意排放核污水入海,这种危害全人类的行为无异于逆天大罪。”通过这种类比,传统概念就与现实问题产生了连接,让抽象的古语变得具体可感。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使用时往往带有夸张色彩。就像父母教育孩子时说的:“你要是再偷拿手机玩游戏,就是犯下逆天大罪!”显然这里并非字面意思,而是用夸张手法强调行为的不当性。这种用法既能引起注意,又不会显得过于严肃,反而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

个人认为,理解这类成语的关键在于抓住其核心意象——与天道人伦的对抗。比如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些突破常规的发明最初也被视为“逆天而行”,就像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当时很多人认为人类飞行是违背自然法则的。但这类“逆天”与“逆天大罪”的区别在于是否突破道德底线,这或许就是成语给我们的警示:突破常规可以,践踏底线不行。

当我们在新闻里看到“某官员贪污赈灾款”的报道时,用“这简直是逆天大罪”来表达愤怒,既符合成语的语义强度,又能引发听众的共鸣。不过要注意使用场景,在正式法律文书里还是应该说“涉嫌职务犯罪”,毕竟法律术语和成语修辞各有其适用空间。

最后留个思考: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如何界定自己的“逆天大罪”?或许不是触犯法律的重罪,而是那些违背良知、伤害至亲的选择。就像《追风筝的人》里阿米尔的自我救赎,正是意识到童年那个“逆天的错误”需要被修正。这种人文视角的转化,让古老成语在现代语境里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