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àn tiān dà huǎng
成语解释:弥天大谎,没有边际的假话
成语出处:鲁迅《南腔北调集 谚语》:“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小百姓信以为真,也就渐渐的成了谚语,流行开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欺骗
繁体字形:漫天大謊
英文翻译:whoppers
漫:1.到处都是;遍:漫山遍野。黄沙漫天。漫天大雾。2.广阔;长:漫长。长夜漫漫。3.不受约束;随便:散漫。漫谈。漫无限制。漫无目的。4.莫;不要:漫道。漫说。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谎:1.假话;不真实的话:弥天大谎。2.假的;不真实的:谎言。谎报军情。
“漫天大谎”这个成语,听起来就让人联想到铺天盖地的虚假信息。比如,某公司为了掩盖财务问题,声称“所有亏损都是市场环境导致”,而实际是内部管理混乱——这种将责任推给外界、扭曲事实的行为,不正是典型的“用谎言编织保护网”吗?
人们为什么会说“漫天大谎”?当真相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时,说谎者往往选择用夸张的谎言来转移视线。比如历史上某些政权为巩固权力,会虚构外部威胁,甚至宣称“敌人已经渗透到每个家庭”。这种谎言规模越大、细节越离奇,反而越容易让人半信半疑,就像用浓雾遮住太阳,暂时模糊了现实的轮廓。
如何识别这种谎言?关键要看信息源是否愿意接受质疑。去年某网红带货时宣称产品“三天治愈脱发”,但当消费者追问医学依据时,团队却避而不谈。真正的科学结论经得起推敲,而漫天大谎往往伴随着“不要问为什么”的潜台词。
我个人观察到,信息时代让“谎言规模”变得空前庞大。以前一个谣言可能只在村口传播,现在却能瞬间覆盖千万人屏幕。但有趣的是,这也倒逼出新的应对方式——就像沙滩上的城堡,涨潮时看似壮观,退潮后终究会露出松散的本质。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就像随身携带一把真相的筛子。
面对漫天大谎,愤怒或恐慌都不是最佳回应。二十年前长辈们常说“谎话说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但今天我们发现,随着信息透明度的提升,谎言的生命周期反而在缩短。或许这正是时代的进步:再精巧的谎言,也终将在无数个体的求证中逐渐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