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í tiān dà huǎng
成语解释:弥:充满。天大的谎话。mí弥迷
成语出处:元 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那厮主置定乱宫心,酝酿着漫天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形容非常荒谬的谎言
繁体字形:彌天大謊
英文翻译:palpable lies
弥:[mí]1.满,遍:弥满。弥月(a.整一个月;b.婴儿满月)。弥望(满眼)。弥天(满天,形容极大的)。2.补,合:弥补。弥缝。弥封。3.更加:弥坚。欲盖弥彰。4.水满的样子:弥漫。5.久,远:弥留(病久留不去,后称病重将死)。弥亘(连绵不断)。6.姓。[mǐ]古同“弭”,平息,消灭。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谎:1.假话;不真实的话:弥天大谎。2.假的;不真实的:谎言。谎报军情。
“弥天大谎”到底是个多大的谎言?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假设有人说“昨晚外星人降落在我们村,还和我握了手”,这显然是个离谱到能遮住整片天空的假话。这种谎言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你听完第一反应不是质疑,而是觉得荒诞到可笑。
为什么有人要撒这种明显的谎呢?心理学研究显示,当真相过于残酷时,人们可能用夸张的假象来自我保护。就像电影《楚门的世界》里,导演为维持完美假象,硬生生虚构了整个世界的运转规则。现实中某些商家声称“三天减肥20斤”的广告,何尝不是利用人们逃避现实的脆弱心理?
辨别弥天大谎有个小窍门:看细节是否经得起推敲。有位退休教师分享过亲身经历,邻居声称在公园捡到明代青花瓷,但描述花纹时却说有简体字。这种时空错位的漏洞,就像纸糊的老虎,稍微戳碰就原形毕露。
我们该如何应对漫天飞舞的谎言?个人认为关键在于保持“清醒的好奇心”。当听到某个爆炸性消息时,不妨先问三个问题:消息源是否可靠?证据链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基本常识?去年某网红带货翻车事件,就是消费者开始学会用这三个筛子过滤谎言的最好例证。
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信息爆炸时代,有些弥天大谎反而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这让我想起老家流传的“古井闹鬼”传说,明明最初只是井绳断裂的声响,经过几十代人添油加醋,最终演变成有鼻子有眼的灵异故事。这说明集体无意识的传播力量,有时比谎言本身更具破坏性。
与其费心拆穿每个谎言,不如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老农分辨真假种子,不是靠背诵防骗指南,而是深谙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当我们建立起自己的认知坐标系,再夸张的谎言也会像气球碰上松针,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