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àng
  • làng
  • xíng
  • há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àng làng xíng hái

成语解释: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形体、形迹。指行为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旷达豪爽。

成语出处:《晋书 王羲之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很放荡

繁体字形:放浪形骸

英文翻译:be completely informal

放浪形骸的意思

放: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7.点燃:放火。放爆竹。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10.姓。

浪:1.波浪:风平浪静。乘风破浪。白浪滔天。2.像波浪起伏的东西:麦浪。声浪。3.没有约束;放纵:放浪。浪费。4.逛:到街上浪了一天。5.姓。

形:1.形状:圆形。方形。图形。地形。2.形体;实体:有形。无形。形影不离。3.显露;表现:喜形于色。形诸笔墨。4.对照:相形见绌。5.姓。

骸:1.骸骨:四肢百骸。2.借指身体:形骸。病骸。遗骸。

成语评论

放浪形骸”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行为放纵、不拘泥于外在形式,常用来形容人活得洒脱自由。比如有人问:“为什么有些艺术家总显得不修边幅?”或许答案就在他们“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里——比起外表,他们更追求精神世界的丰盈。

举个例子:老张辞职后,每天钓鱼、写诗、爬山,朋友笑他“放浪形骸”,他却说:“前半生困在格子间,现在才算真正活着。”这种选择看似任性,实则是挣脱社会规训的勇气。但问题来了:完全放任自我会不会与社会脱节?其实关键在于“形骸可放浪,心志需清醒”。就像旅行博主小鹿,她边流浪边记录民俗文化,既自由又创造价值。

另一个场景是职场。程序员阿杰周末必穿拖鞋短裤去咖啡馆敲代码,同事说他“放浪形骸”,他却认为“舒适的环境才能激发创造力”。这让我想到:所谓的“不守规矩”,有时是打破思维定式的钥匙。不过要注意的是,真正的放浪形骸不是刻意叛逆,而是顺应本心的自然流露。

有人担心这种状态会导致散漫,其实不然。你看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洒脱背后,藏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智慧。现代人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允许自己偶尔脱离轨道,反而能积蓄重新出发的能量。就像风筝飞得高,恰是因为那根看不见的线——自由与责任,本就可以共存。

最后分享个观察:地铁里捧着早餐赶路的上班族,和公园里打太极的老大爷,其实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生活平衡。或许“放浪形骸”的真谛,不在于行为多么特立独行,而是给心灵留一片不被定义的旷野。下次当你感到疲惫时,不妨试试关掉手机去晒晒太阳,谁说这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放浪形骸”呢?

放浪形骸的造句

  1. 造句 雷声在秋分的接口收敛起往日的放浪形骸,在九月里慢慢变得沉寂,温驯。
  2. 造句 他从不与那些放浪形骸的人打交道。
  3. 造句 生活中很多画家放浪形骸,不修边幅。
  4. 造句 画家往往在生活中放浪形骸,不修边幅。
  5. 造句 罗达放浪形骸,一如既往,愉快而热情。
  6. 造句 他们在这儿,在梭湖区的中心过尽了放浪形骸的生活.
  7. 造句 每个礼拜天都是世界末日。带着礼拜五的放浪形骸,礼拜六的卫生纸、果皮及残渣。死亡让人很早就脸色干净。脸上长有粉刺的,一辈子也死不了。阿乙 
  8. 造句 我不再要参与放浪形骸的游乐,也不再要偶尔窥见人内心深处的荣幸了.
  9. 造句 的美称,令狐冲一生放浪形骸,一壶浊酒,一柄长剑,自是走遍天涯,阅过美景无数。
  10. 造句 放荡不羁放浪形骸落拓不羁劝百讽一任达不拘随心所欲陶陶兀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