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ǒu
  • shāo
  • zhī
  • cá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ǒu shāo zhī cái

成语解释: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宋·苏轼《商鞅论》:“至于桑弘羊,斗筲之才,穿窬之智,无足言者。”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人的气量狭小

繁体字形:鬥蕱之才

英文翻译:The talent of doushau

斗筲之才的意思

斗:[dòu]1.对打:斗殴。战斗。2.比赛胜负,争胜: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3.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斗牛。斗蟋蟀。4.拼合,对准,凑近:斗眼。5.古同“”,逗引。[dǒu]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4.形容大东西的小:斗室。5.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7.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8.古同“”,高耸的样子。9.〔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古同“”,突然。

筲:1.古时盛饭的竹器。现称淘米用的竹器为筲箕。2.水桶:水筲。一筲水。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成语评论

哎,咱先来唠唠这个"斗筲之才"到底是啥意思吧!说白了,"斗"和"筲"都是古代装粮食的容器,容量小得可怜。这成语啊,就是形容那些本事不大、气量又小的人。比如说,"老张整天算计同事的报销单,真是斗筲之才难成大器",您瞧这例子,是不是特形象?

那有人要问了:"这成语跟现代职场有啥关系啊?" 嘿!您别说,现在办公室里还真不缺这种案例。就像市场部的小王,明明团队合作能拿下大单子,偏要藏着客户信息自己邀功,结果客户嫌他们配合混乱直接黄了单。这不就是典型的"斗筲之器,难容江河"么?

不过咱得说句公道话,这成语也不是把人一棍子打死。您比如说刚毕业的实习生小李,虽然经验不足老犯低级错误,但人家虚心学习啊。这时候要说人家是"斗筲之才",那可真是冤枉好人了。所以说啊,关键得看这人的格局能不能撑船,对吧?

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网上动不动就骂人"格局小了"。其实啊,这跟"斗筲之才"说的不就是一回事嘛!就像上周直播带货翻车的主播,明明是自己选品失误,非要甩锅给助理,结果粉丝掉了一大半。您说这心眼比针尖还小的做派,能不被观众嫌弃么?

要我说啊,这成语最精妙的地方在于它既说能力又说气量。咱们常说的"德不配位",其实跟"斗筲之才"就是硬币的两面。您看历史上的周瑜,要论才干绝对顶尖,可就是气量太小,最后生生把自己气出病来,这不正好印证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剧么?

最后唠句掏心窝子的:当今社会虽然看重能力,但待人接物的气量才是真正的硬通货。就像咱小区那位物业经理,虽然文凭不高,但处理邻里矛盾特有办法,这不比那些光会考试不会办事的强多了?所以说啊,千万别让"斗筲之才"的帽子扣自己头上,心胸这玩意儿,跟肌肉似的,越练越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