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ǐ huī fù rán
成语解释: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复:又。
成语出处: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劫火不烬,玉固如斯;死灰复燃,物有待尔。”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死灰復燃
英文翻译:a stirring among the dry bones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灰:1.物体燃烧后的剩余物:炉灰。烟灰。2.尘土:灰尘。3.特指石灰:抹灰。4.像木柴灰那样的颜色。5.消沉失望:灰心。
复:1.重复:复写。复制。2.繁复:复姓。复叶。复音词。3.转过去或转回来:反复。往复。翻来复去。4.回答;答复:复信。敬复。电复。5.姓。6.恢复:光复。收复。复原。复婚。7.报复:复仇。8.再;又:复发。复苏。死灰复燃。无以复加。一去不复返。
燃:1.燃烧:自燃。燃料。篝火燃起来了。2.引火点着:燃灯。燃香。燃起火把。
“死灰复燃”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的核心意思是“看似消失的事物重新出现”。比如一家濒临倒闭的奶茶店,突然因为推出新品而顾客爆满,算不算“死灰复燃”?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曾经的低谷和后来的复苏形成对比,就能用这个成语。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人们总用“死灰”来比喻失败的事物?其实这里的“灰”不是真正的灰烬,而是象征短暂的沉寂。比如十年前流行的复古风穿搭,今年又成为潮流,这就是时尚界的“死灰复燃”。这种现象提醒我们: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暂时的消失可能只是蓄力的过程。
再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小王创业失败后回老家务农,三年后带着改良的农产品杀回市场,不仅还清债务还开了连锁店。这种“触底反弹”是否符合成语的本意?我认为不完全相同——这里的重启更多是主动突破,而“死灰复燃”常带被动意味。但两者都告诉我们:低谷中往往藏着新机会。
关于这个成语的争议点在于:它是否带有负面评价?比如某地关闭的污染工厂偷偷复产,用“死灰复燃”确实带有批评色彩;但若是传统文化重新被重视,用这个词反而体现积极意义。关键在于语境中的情感倾向,就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更需要辩证看待“死灰复燃”。智能手机让书信几乎消失,但近年手写明信片却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这种看似倒退的现象,实则是人们在快节奏中寻找情感温度的新方式。事物的轮回从来不是简单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下次遇到看似“过时”的事物重现时,不妨先别急着否定。就像老城区改造时保留的砖墙,既承载历史记忆,又成为网红打卡点。这种新旧融合的再生模式,或许才是“死灰复燃”在当代最生动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