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ī
  • g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ǐ huī gǎo mù

成语解释:比喻枯寂而没有生机。

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晋·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无情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死灰槀木

英文翻译:dead ashes and dry sticks

死灰槁木的意思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灰:1.物体燃烧后的剩余物:炉灰。烟灰。2.尘土:灰尘。3.特指石灰:抹灰。4.像木柴灰那样的颜色。5.消沉失望:灰心。

槁:枯干:槁木。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成语评论

当朋友问起“死灰槁木”怎么用时,我联想到去年参观古镇的情景。那个曾经热闹的戏台,如今木柱开裂、油漆剥落,台前杂草丛生。就像这个成语字面意思——烧完的灰烬和干枯的树木,用来形容失去生命力的事物再贴切不过。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形容物体吗?上个月参加同学会时,看到曾经意气风发的老张瘫在沙发里,眼睛盯着手机屏幕却毫无神采。他刚经历公司裁员,整个人就像被抽走了魂,这时候用“死灰槁木”来形容他的状态,比直接说“颓废”更有画面感。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其实藏着转机。去年台风过后,小区里那棵被雷劈焦的梧桐树,物业本来要砍掉。结果今年春天,焦黑的树干上居然冒出新芽。这让我想到,用“死灰槁木”时不必完全绝望,就像成语里的灰烬可能复燃,枯木也有逢春的可能。

在实际运用中,很多人会纠结该用“死灰槁木”还是“行尸走肉”。我的体会是:前者更强调精神层面的枯竭,比如连续加班三个月后的状态;后者侧重机械性的重复动作,比如每天麻木打卡上班的状态。用对场景,才能让表达更精准。

语言就像活水,成语也要用在合适的位置才能焕发生机。下次看到枯荷败柳的池塘,或是深夜加班的写字楼,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来描写。它自带的中国水墨画般的意境,往往比直白的形容词更能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