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áng bèi wàn zhuàng
成语解释:狼狈:窘迫的样子;万状:多种样子。形容极其困顿、窘迫。
成语出处:《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太上因暑热成病,狼狈万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极其困顿窘迫
繁体字形:狼狽萬狀
英文翻译:in a tight corner
狼: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冬天常聚集成群,性凶暴,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有时也伤害人。
狈:见〖狼狈〗、〖狼狈为奸〗。
万:[wàn]1.数目。十个一千。2.比喻很多:万众。万般。3.副词。极;很;绝对:万没想到。万不得已。[mò]〔万俟〕复姓。俟(qí)。
状:1.形状;样子:状态。奇形怪状。2.情况:状况。病状。罪状。3.陈述或描摹:状语。不可名状。4.陈述事件或记载事迹的文字:供状。行状。5.指诉状:状纸。告状。6.褒奖、委任等文件:奖状。委任状。
“狼狈万状”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老张赶着开会时突然下雨,没带伞的他抱着文件在雨中狂奔,头发贴脸、衬衫湿透,路人看他“狼狈万状”的样子都忍不住偷笑。这种场景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
有人问:“狼狈万状”具体指什么?其实它强调的不仅是外表邋遢,更突出人在突发状况下手忙脚乱的状态。比如新手老师第一次上课,投影仪故障、学生起哄、教案被风吹飞,三件事同时发生,这时候用“狼狈万状”描述就比单纯说“尴尬”更有感染力。
我发现现代人特别容易遇到这类场景。上周我在地铁站看到个姑娘,高跟鞋卡进排水沟,手里咖啡洒了一半,手机还在响个不停——这种多方受困的窘境,用“狼狈万状”形容再贴切不过。其实换个角度看,这种状态反而让人显得真实可爱。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非人类场景。比如纪录片里被猴群抢走相机的摄影师,或是台风天被吹翻的广告牌,只要符合“失去控制+多方受挫”的核心要素,用“狼狈万状”都能瞬间激活读者的联想记忆。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笑着自嘲一句“真是狼狈万状”。生活中的小插曲往往藏着幽默感,与其焦虑,不如当作故事素材。毕竟谁都可能经历这种时刻,提前备把伞或者学会单手系鞋带,或许就能少几分尴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