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ā huā gōng zǐ
成语解释:指服饰华丽、不务正业、整天吃喝玩乐的富家子弟。
成语出处:清 翟灏《通俗编 卷一 俚语对句》:“好好先生,花花公子。”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蘤蘤公子
英文翻译:dandy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花花公子”这个词,大家常用来形容那些生活潇洒、爱玩爱闹的男性,但背后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比如有人调侃:“老张年轻时可是个花花公子,三天两头换女朋友,现在倒是成了顾家好男人。”这种说法,到底是在夸人还是损人?
有人问:花花公子一定是贬义吗?其实不然。比如小李虽然爱穿名牌、常去派对,但工作认真、待人真诚,朋友打趣他是“现代版花花公子”,这里反而带点欣赏。关键要看行为是否伤害他人,单纯追求生活品质并不等于“不靠谱”。
自问自答时间:如何判断某人是不是花花公子?观察他对感情的态度。比如电视剧里的富二代角色,如果总是用礼物哄女生却不愿确定关系,这种“万花丛中过”的做派,才是这个词的典型用法。
有趣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对“花花公子”有了新解读。认识个自由摄影师,背着相机满世界跑,朋友都说他是“野生派花花公子”。这其实反映了社会对多元生活方式的包容——只要不违背责任,追求精彩人生未必是坏事。
个人觉得,这个词更像面镜子,照出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十年前可能侧重批评“不专一”,现在更看重是否活出自我。就像邻居王叔说的:“当年被叫花花公子是骂人,如今年轻人倒觉得是种本事。”这种变迁挺有意思。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有个男生爱打扮、会社交,但对待每段感情都真诚,该不该用“花花公子”形容他?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或许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标签背后真实的人性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