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ǐng
  • sān
  • fē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ǐng zú sān fēn

成语解释: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三方分立

繁体字形:鼎足三分

英文翻译:division into three parts

鼎足三分的意思

鼎: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业:定鼎。问鼎。3.大:鼎力。鼎言。4.锅。5.姓。6.正当;正在:鼎盛。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成语评论

哎,你说这“鼎足三分”到底是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像古代的三足鼎一样,三股势力各占一方,互相牵制又保持平衡。比如三国时期,魏蜀吴各守地盘,谁也灭不了谁,这不就是典型的鼎足三分嘛!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鼎足三分的局面能稳定?哎,你细想啊,三股势力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谁都不敢轻举妄动。这就好比三个人打牌,谁出老千都会被另外两家联手收拾,自然就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现在手机市场里的苹果、华为、三星,你说算不算现代版鼎足三分?虽然互相抢客户,但谁也没法彻底干掉对手,反而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这格局啊,还真是老祖宗的智慧在现代发光发热。

不过我个人觉着啊,鼎足三分最妙的地方在于“动态平衡”。你看自然界里,狮子、鬣狗和猎豹在草原上不也这样?谁都当不了霸主,但生态链反而更健康。这种状态虽然看着紧张,但往往能激发出更大的创造力。

有人可能会问:要是其中一方突然变强了呢?嘿,这时候平衡就会被打破,可能变成“一家独大”或者“两强争霸”。不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新的鼎足局面迟早会重新出现——就像互联网行业,从BAT到现在的字节、腾讯、阿里,这不又是个新三角?

说到底啊,鼎足三分不只是个成语,更像是个生存智慧。它提醒咱:竞争未必是零和游戏,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对手既对抗又依存,说不定能走得更远。就像老话说的,“三足鼎立稳如狗,单脚蹦跶容易摔跟头”,这话糙理不糙吧?

下次遇到团队合作或者市场竞争时,不妨想想这鼎足三分的道理。与其拼个你死我活,不如琢磨怎么在平衡中找机会。毕竟啊,能长期共存的发展模式,可比昙花一现的胜利有意思多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鼎足三分的造句

  1. 造句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2. 造句 比如赤壁之战,是奠定鼎足三分局面的关键战役,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资治通鉴》等史书对此亦有详细记载(3)。
  3. 造句 凄怆盛衰颠,源起轩辕,鼎足三分未成篇。
  4. 造句 草庐三顾鼎足三分不朽当年三义;君臣一德兄弟一心无双后汉一人。
  5. 造句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阿鲁威 
  6. 造句 刘焉者,雄人也,然其子暗弱,西蜀诸将貌合心离,备欲争天下,必图益州,以吾观之,天下终将鼎足三分而立哉!兄为荆南上将,亦善为之。
  7. 造句 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8. 造句 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将领、战略家,在孙氏开基立业,创立鼎足三分格局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9. 造句 想当年在卧龙修真养性,论阴阳习兵法博古通今,仙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我算就汉家业鼎足三分,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东西征南北剿保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