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àng
  • xià
  • wéi
  • n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àng xià wéi nán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

繁体字形:上下为难

英文翻译:Up and down in a dilemma

上下为难的意思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

成语评论

上下为难”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形象?比如你刚入职一家公司,领导让你在两个部门的冲突中“主持公道”,这时候你既不能得罪上级,又不想让同事寒心,是不是感觉像被夹在中间的火炉上烤?这时候用“上下为难”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职场吗?”当然不是!比如家庭聚会时,老妈让你多吃点红烧肉,老婆却悄悄在桌下踢你脚暗示减肥,你举着筷子僵在半空,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这不也是典型的“上下为难”?生活中的两难选择,往往比电视剧还精彩。

不过有个问题值得思考:遇到这种情况就只能硬扛吗?我倒觉得不妨换个角度。就像走平衡木的运动员,重心不稳时反而要张开双臂找支点。去年朋友创业时,既要维护投资人利益又要保证团队积极性,最后他选择每周开透明会议,把双方拉到同一张桌子上对话。你看,困境有时反而是建立信任的契机。

历史上有个有趣的例子。明朝首辅张居正推行改革时,既要应付保守派大臣的阻挠,又要实现万历皇帝的政治抱负。他选择从教育入手,编纂《帝鉴图说》培养小皇帝的治国理念,同时用考成法考核官员绩效。这种“中间突破”的策略,让他在上下夹击中开辟出新航道。

其实现代人面对的两难困境,很多源于信息过载。就像导航软件同时给你三条路线:最短的堵车,最快的收费,免费的绕远。这时候与其纠结,不如学学老司机——先看油箱还剩多少油,再决定走哪条路。毕竟,适合别人的最优解,未必是你的正确答案。

说到底,“上下为难”就像人生道路上的减速带。虽然颠簸着不舒服,但恰恰提醒我们要调整姿势。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不妨把“怎么办”改成“怎么选更有趣”。毕竟每个两难选择背后,都藏着解锁新技能的机会,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上下为难的造句

  1. 造句 据了解,“上下为难”的男子并不为周围小区居民所认识,该男子也不是寻短见。
  2. 造句 在她眼前,一个长约10来米的陡坡,正让这辆面包车上下为难。
  3. 造句 上下为难黄埔大道人行道新铺的一排笔直绿色导向砖(带凸条形指示行进方向)看上去实在漂亮,但路口缘石前几乎都“省略”了停步砖(指示前方障碍)。
  4. 造句 张学良上下为难,惶恐不安,数日不至“总部”。
  5. 造句 但双方互不让步,让许坤上下为难,同时许坤要面对的不仅有当地政府,还有村领导班子。
  6. 造句 经过向民警和市民了解,“上下为难”等待救助的男子并不为周围小区居民所熟悉。
  7. 造句 瞬间,让我出现了上下为难的场面。
  8. 造句 现场还有一些女赌徒,也爬到了窗台上,可能最终害怕了,落得“上下为难”。
  9. 造句 只见一幢8层大楼外墙上,一名男子被卡在7楼的空调架上,挣脱不开、上下为难。
  10. 造句 秦天从防守到反击一气呵成,本欲一鼓作气骑到老虎背上,尝试尝试骑在虎背到底是上下为难还是进退自如,再摸摸老虎屁股,体会一下,老虎屁股到底摸不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