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àng
  • xià
  • lià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àng xià dǎ liàng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

繁体字形:上下打量

英文翻译:Look up and down

上下打量的意思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量:[liàng]1.测量东西体积多少的器物。如升、斗等。2.限度:胆量。力量。3.数量:降雨量。产量。4.估计;衡量:量力而行。5.哲学范畴。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即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如多少、大小、高低、轻重、快慢等。[liáng]1.用器具确定东西的多少、长短或其他性质:量地。量血压。2.估计;衡量:打量。思量。

成语评论

上下打量”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面试官一进门就上下打量了他几眼,像是在衡量他的专业程度。这时候,你可能想问:“为什么用‘上下打量’而不是‘仔细看’?”其实,“上下打量”不仅指观察动作,更带点评估的意味——比如判断对方身份、状态或意图。

再举个生活场景:商场里,阿姨拿起一件衣服上下打量,翻翻领口又摸摸面料,最后撇撇嘴放下。这里如果用“看”,就少了那种挑剔又犹豫的感觉。你可能会疑惑:“这种观察方式会让人不舒服吗?”确实有可能!但成语本身是中性的,关键看语境——如果是朋友见面时笑着说“别上下打量我啦,新发型不好看吗?”,反而成了轻松调侃。

有意思的是,我发现这个成语在当代有了新玩法。比如同事看到你拎着新包,故意上下打量两秒,然后拖长音说:“哎呦——某人是发奖金了啊?”这时候的“打量”其实藏着社交默契,既表达了好奇,又不会显得冒犯。这种用法比直接问“多少钱买的”更巧妙,你同意吗?

有人担心“上下打量”会显得不够尊重,但换个角度想:它恰恰反映了人类快速捕捉信息的本能。就像你去陌生城市问路,对方下意识上下打量你一眼,可能是在判断该说方言还是普通话。不过要注意,如果是持续盯着别人看,可就不是成语能解释的问题了!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古装剧里常出现“上下打量”的镜头语言——比如侠客相遇时互相从靴子看到佩剑,这种视觉化的“打量”不用台词就能让观众看懂人物关系。下次追剧时可以留意,那些意味深长的对视里,说不定就藏着成语的动作密码呢。

上下打量的造句

  1. 造句 我上下打量着这位小强哥,他矮胖的身材,比我矮了半头。黑黑的脸膛上长着一双小眯缝眼,呆头呆脑。
  2. 造句 我上下打量着这位小强,他矮胖的身材,比我矮了半头。黑黑的脸膛上长着一双小眯缝眼,呆头呆脑。妈妈问他话时,他还红了脸,显得土里土气的,因此,我打心眼儿里瞧不起他。
  3. 造句 我上下打量着这位小强哥,他矮胖的身材,比我矮了半头。黑黑的脸膛上长着一双小眯缝眼,呆头呆脑。妈妈问他话时,他还红了脸,显得土里土气的,因此,我打心眼儿里瞧不起他。
  4. 造句 “你今天结婚?你到法定婚龄了么?”路明非上下打量他。“白色玫瑰是送葬用的。”路鸣泽仰头微笑,“哥哥,你要知道一个男人的衣柜里永远都该有一套纯黑的西装,有两个场合一你一定回用到它,婚礼和葬礼。”。
  5. 造句 把我上下打量了一遍,她父亲质问我:"告诉我,你对我女儿的意图是不是光明磊落的?"。
  6. 造句 他手里晃动着负鼠尸体,眼睛上下打量着雷利,从头戴的棒球帽和胡须巴扎的脸一直看至穿着登山鞋的足尖。
  7. 造句 可张火丁轻抚丈夫的胸口,上下打量观察有无受伤,两个人在房中,所有的关切都是舞蹈,有诗一般的境界和庄严,而在用到水袖的时候,又舒卷自如。
  8. 造句 老爷子上下打量着叶婷婷,他担心丫头有没有被伤害,确定了一切安恙,嘴里还是忍不住心疼的问:“有没有伤到哪里?”。
  9. 造句 上下打量着郑天笑,陆盈盈昂头挺胸道:“我还怕你这个穷光蛋不成,说吧,赌什么?”。
  10. 造句 幸好疲于赶路的蒋慧安对这个庞然大物不感兴趣,却上下打量荣华,荣华目不旁视,不理他,他讨个没趣,只好把目光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