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chéng fāng yuán
成语解释: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规则等
繁体字形:不成方圓
英文翻译:Not round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方: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圆:1.圆周所围成的平面。2.圆周的简称。3.形状像圆圈或球的:圆桌。滚圆。滴溜圆。圈画得很圆。4.圆满;周全:这话说得不圆。这人做事很圆,各方面都能照顾到。5.使圆满;使周全:圆场。圆谎。自圆其说。6.我国的本位货币单位,一圆等于十角或一百分。也作元。7.圆形的货币:银圆。铜圆。也作元。8.姓。
哎,你说这“不成方圆”到底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没规矩就搞不定事情”嘛!比如村里老木匠教徒弟做桌子,要是徒弟连尺子都不用、墨线都不弹,直接抡斧子砍木头,师傅准得急眼:“你这整得歪七扭八的,不成方圆可卖不出价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规矩是不是越严越好呢?举个现代例子你就懂——公司搞团建要是规定必须穿西装爬山,这不纯纯的“拿圆规画方桌”么?所以说啊,规矩得跟着实际情况变,古人讲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重点在“规矩要合理”,而不是死守教条。
你猜怎么着?前两天我家楼下早餐摊主还念叨这成语呢!他说:“现在年轻人做煎饼果子,面糊都不按比例调,不成方圆咋能酥脆?”我尝了一口他做的饼,嚯!金黄酥脆跟量角器画出来似的。这说明啥?老祖宗的智慧搁现在照样好使,关键得活学活用。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事——你看乐高积木说明书够规矩吧?但真正的高手都是先按图纸拼一遍,再拆了自由发挥。要我说啊,这“成方圆”和“破方圆”就像硬币两面,先把基础打牢了,才有资格谈创新。就跟咱学写字似的,横平竖直练好了,才能写出狂草嘛!
最后给你整个冷知识:其实最早“规矩”这词儿在《孟子》里出现时,原意是校正圆形和方形的工具。现在咱用这个词更多是比喻社会规范,你说是不是特别形象?下次遇到死磕规矩的人,不妨笑着怼一句:“兄弟,咱这圆规画的是地球仪,您那套尺子量的是豆腐块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