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chéng qì hòu
成语解释:指单个、局部或孤立事物不能形成大的环境
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3回:“就令十世童身千年功行,毕竟还是不成气候。”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单个或孤立事物
繁体字形:不成氣候
英文翻译:Climate failure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候:1.等待:候车。你稍候一会儿,他马上就来。2.问候;问好:致候。敬候起居。3.时节:时候。气候。候鸟。4.古代五天为一候,现在气象学上仍沿用:候温。5.(候儿)情况:征候。火候。
哎,你别说,“不成气候”这成语听起来挺接地气的,但具体咋用呢?举个栗子吧:隔壁老王开了家奶茶店,结果三个月就关门了。有人调侃说:“他这生意啊,折腾半天还是不成气候。”你瞅瞅,这话一说,大伙儿立马明白老王创业没坚持住,规模也没起来。
那问题来了——为啥说这事儿“不成气候”?说白了,就是缺了长期坚持的韧劲儿嘛!就像种庄稼,光撒种子不浇水施肥,最后肯定颗粒无收。我觉着吧,想成气候就得像竹子似的,前四年才长三厘米,后面突然疯长,关键得耐得住寂寞。
再举个学生党的例子。小明天天嚷嚷要考清华,结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爸气得直拍大腿:“你这学习态度,根本不成气候!”你品,这话精准得很!学习这事儿吧,就跟盖楼似的,地基不打牢,上面砌再高也白搭。要我说,真想在学业上成气候,得把“持续性努力”刻烟吸肺。
话说回来,不成气候就一定是坏事吗?也不见得!我老家表弟搞直播,刚开始就十来个观众。亲戚都说他“不成气候”,结果人家硬是坚持了两年,现在粉丝都破百万了。这事儿告诉我,有时候看起来不成气候的苗头,保不齐藏着大机会,关键看能不能抓住那个“临界点”。
最后整点实在的。健身房里常见这样的场景:有人头两周猛练,后来再也不见人影。教练摇头:“这届学员啊,多数不成气候。”要我说,养成好习惯就像熬高汤,小火慢炖才出味儿。咱们普通人想成点气候,与其搞突击战,不如把目标拆成每天十分钟的“微习惯”。
你看,甭管是创业、学习还是健身,成气候这事儿就跟熬粥似的——火候不到,米是米,水是水;火候到了,自然粘稠喷香。所以啊,要是现在还没成气候,别急着拍大腿,说不定你正处在“竹子疯长期”的前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