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zhī dǐ xì
成语解释:不知道人或事情的内情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7回:“我也不知底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
繁体字形:不知底細
英文翻译:I don't know the details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知:[zhī]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底:[dǐ]1.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2.末了:年底。月底。到底。3.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4.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5.何,什么:底事伤感。6.古同“抵”,达到。[de]同“的”。
细:1.(条状物)横剖面小(跟“粗”相对,2.—3.同):细铅丝。她们纺的线又细又匀。4.(长条形)两边的距离近:画一条细线。曲折的小河细得像腰带。5.颗粒小:细沙。玉米面磨得很细。6.音量小:嗓音细。7.精细:江西细瓷。这几件玉石雕刻做得真细。8.仔细;详细;周密:细看。精打细算。深耕细作。这人心很细。9.细微;细小:细节。事无巨细。不要管得太细。10.年龄小:细妹。细娃子。11.姓。
哎哟喂,说到“不知底细”这个成语啊,大伙儿是不是总感觉心里有点没底?比如你刚认识个新同事,对方谈吐得体能力出众,但要是有人悄悄提醒你“这人背景可不简单”,这时候用上“不知底细”就特别对味。你别说,这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在人际关系里还真是常有的事。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王想跟邻居合伙开早餐店,结果开业三个月才发现对方压根不会做包子馅儿。这时候街坊们准得说:“老王这次真是吃了不知底细的亏!”您说这事儿怪老王吗?其实啊,做生意就像拆盲盒,没撕开包装之前谁也不知道里头是惊喜还是惊吓。
不过话又说回来,咱们生活中难道事事都能摸清底细?上周我表妹去相亲,回来就跟我说:“那男生看着挺靠谱,但总觉得有点不知底细的忐忑。”您猜怎么着?后来发现对方居然是个业余魔术师!这倒应了那句老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嘛。
有朋友可能要问了:“那遇到不知底细的情况该咋整?”依我看啊,既不能像惊弓之鸟啥都不敢碰,也不能当愣头青闷头往前冲。就拿投资理财来说吧,去年我同事听说个高回报项目,要不是他先找人打听清楚底细,差点就掉坑里了。所以说啊,该谨慎时别嫌麻烦,该出手时也别畏首畏尾。
记得前年参加创业交流会,有个做直播的小伙子跟我说:“现在找合作伙伴就像开盲盒,十个里头有八个不知底细。”这话让我琢磨了好久。其实换个角度看,正因为有未知的空白,才给人生留出了成长的空间。就像咱们小时候学骑自行车,刚开始不也是战战兢兢不知深浅?慢慢摸索着,也就骑出条道儿来了。
说到底,“不知底细”这事儿吧,关键看咱怎么把握分寸。上周去菜市场买土鸡蛋,大妈拍着胸脯说自家散养的,我虽然不知底细,但看蛋黄颜色确实挺正。您说这是不是说明,有时候适当的信任反而能收获意外之喜?生活嘛,本来就是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找平衡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