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zhī gān kǔ
成语解释: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成语出处:春秋 鲁 墨翟《墨子 非攻上》:“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不知苦与甜
繁体字形:不知甘苦
英文翻译:do not know how difficult it is to make a living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知:[zhī]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甘:1.甜。与“苦”相对:甘泉。同甘共苦。2.自愿;乐意: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甘落后。3.甘肃的简称。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哎呦,您问“不知甘苦”的例句?那咱们得先唠唠这成语啥意思。说白了,它就是说人没尝过苦日子,所以不懂生活的难处。举个栗子吧:刚入职的小年轻吐槽同事加班太拼,结果被老板怼了一句:“你这叫不知甘苦,等你扛过三个项目再说话!”——您瞧,这就是典型的没经历过就瞎点评。
您可能会问:“那这成语只能用在批评人吗?”嘿,还真不一定!比如老张教育儿子时说:“你现在嫌食堂难吃,那是没饿过肚子,不知甘苦啊。”这话听着带刺,其实是藏着老一辈的关心。所以说啊,用这词儿得看语境,有时候是恨铁不成钢,有时候是忆苦思甜。
不知道您发现没?现在年轻人虽然物质条件好了,但“不知甘苦”的现象反而更隐蔽了。就拿网红探店来说吧,有人对着人均500的餐厅说“这也叫贵?”,评论区立马炸锅:“真是何不食肉糜!”您品,这不就是新时代的“不知甘苦”吗?不过说实话,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甘苦,关键是要学会换位思考。
要我说啊,这成语最有意思的是它自带“打脸预警”。您看电视剧里常有这种桥段:富二代说“赚钱有什么难的”,结果被扔去工地搬砖三天,立马蔫了。这时候观众就会拍大腿:“早说了不知甘苦嘛!”所以说,人生这堂课,没亲身体验过还真讲不出子丑寅卯。
最后给您支个招:下次遇到爱说风凉话的人,别急着怼“你不知甘苦”,改成“要不咱俩换换位置试试?”保准比讲道理管用。毕竟老话说得好,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