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zhī suǒ cuò
成语解释:同“不知所措”。
成语出处:《管子·七臣七主》:“振主喜怒无度,严诛列赦,臣下振怒,不知所错,则人反其故。”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补语;指处境很为难
繁体字形:不知所錯
英文翻译:Don't know what's wrong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知:[zhī]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所:1.处所:场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驻兵的地点,大的叫千户所,小的叫百户所(后来只用于地名):海阳所(在山东)。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辽宁)。3.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诊疗所。指挥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这所房子。b)用于学校等:一所医院。两所学校。5.姓。6.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为人所笑。看问题片面,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我所认识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见。8.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全国的形势,是同志们所关心的。9.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各尽所能。闻所未闻。
错:1.参差;错杂:交错。错落。这几块砖砌得不齐,错进去了一点儿。2.两个物体相对摩擦:上下牙错得很响。3.相对行动时避开而不碰上:错车。错过了机会。4.安排办事的时间使不冲突:这两个会不能同时开,得错一下。5.不正确:错字。这道题算错了。6.过错;错处:没错儿。出错儿。7.坏;差(用于否定式):这幅画儿画得不错。今年的收成错不了。8.在凹下去的文字、花纹中镶上或涂上金、银等:错金。9.打磨玉石的石头。10.打磨玉石:攻错。
哎哟,今天咱们来聊聊这个“不知所错”的用法,是不是听着有点耳熟又有点别扭?其实啊,很多人会把“不知所措”和“不知所错”搞混,这事儿可太常见了!比如你朋友突然在众人面前给你送了个惊喜礼物,你愣在原地挠头说:“哎呀,这下我可真是不知所错了!”——哎,这时候问题就来了,这词儿到底用对了吗?
等等,咱先掰扯清楚核心问题:“不知所错”真的是成语吗?(敲黑板)其实啊,标准成语是“不知所措”,出自《论语》里的“民无所措手足”,意思就是“慌得不知道咋办才好”。而“错”和“措”在古代虽然能通用,但现代用法里,“不知所错”更像是打字手滑或者方言口误的产物。比如你写作文时憋急了来一句“老师突然点名让我背课文,我瞬间不知所错”,语文老师估计得拿红笔圈个大圈圈啦!
不过话说回来,语言本来就是活的嘛!你看现在网络用语里,“绝绝子”“yyds”不也满天飞?所以有人用“不知所错”倒也不算大问题,关键得看场合。比如你跟哥们儿吐槽:“昨天女神主动约我吃饭,我紧张得不知所错,把可乐洒她裙子上了!”这种轻松对话里,大家心领神会就行。
这里插播个冷知识:古人其实真用过“错”字表达类似意思!《史记》里就有“错臂左衽”的说法,“错”通“措”,指纹身习俗。所以说到底,咱们现在争论的“错”与“措”,不过是汉字演变长河里的小浪花啦!
要我说啊,语言规范就像交通规则,主干道上咱得按标线开,但自家院子里倒车入库,稍微压线也无伤大雅。下次要是再纠结用哪个,记住这个窍门:正式场合用“不知所措”准没错,朋友闲聊说“不知所错”也能会心一笑。就像炒菜放盐,大宴席得按克称量,自家煮泡面嘛,随手撒点就成!
最后提个醒儿,下次看见有人用“不知所错”,先别急着当语文课代表纠正。不妨幽默点接茬:“兄弟你这用词够朋克啊,是想说慌得找不到错误按钮吗?”保准气氛比直接纠错轻松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