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áo
  • shuǎ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ī háo bù shuǎng

成语解释:丝毫:形容极小,1分=1000丝=100毫=10厘;爽:差。一点儿也不差

成语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建康保宁光誉禅师》:“密远化机,丝毫不爽。”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絲毫不爽

英文翻译:Not at all

丝毫不爽的意思

丝:1.蚕吐的像线的东西,是绸缎的原料。2.像丝的东西:粉丝。尼龙丝。3.形容极小,细微:丝毫。一丝不苟。4.市制长度、质量单位。10丝为1毫。

毫:1.细长而尖的毛:狼毫笔。羊毫笔。2.指毛笔:挥毫。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头毫。二毫。4.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毫不足怪。毫无头绪。5.(某些计量单位的)千分之一:毫米。毫升。毫克。6.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b)质量或重量,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7.货币单位,即角。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爽:1.明朗;清亮:秋高气爽。神清目爽。2.轻松;舒服:凉爽。身体不爽。3.直率;痛快:豪爽。爽直。4.差错;违背:爽约。屡试不爽。

成语评论

丝毫不爽”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事情的结果与预期完全一致,像尺子量过一样精准。比如有人计划早上七点出门,结果地铁到站、红绿灯切换、到达公司的时间全都严丝合缝,这时候就可以说:“今天的行程安排得丝毫不爽!”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丝毫不爽’的情况在现实中真的存在吗?”其实,它更多是强调一种“可控性”。比如火箭发射的倒计时环节,科学家通过精密计算确保每个步骤衔接完美,看似分毫不差,背后其实是无数次模拟和修正的结果。这种“精准”并非偶然,而是努力后的必然。

另一个例子是手工匠人制作榫卯家具。两块木头之间的凹凸结构必须完全匹配,多一毫米会卡死,少一毫米会松垮。老师傅常说:“手艺活讲究的是丝毫不爽,差一口气就成不了器。”这里不仅指技术,更传递着一种追求极致的职业态度。

有人或许觉得现代社会追求效率,容错率越来越低,这种“丝毫不爽”会不会给人压力?我倒认为,关键在于平衡。就像烘焙蛋糕时,配方比例需要精确,但烤箱的火候却需要根据经验微调。生活中既有必须分毫不差的环节(比如医药剂量),也有需要保留弹性空间的事情(比如人际关系),分清轻重才能活得从容。

观察自然界的规律,其实早藏着“丝毫不爽”的智慧。候鸟迁徙时总能找到固定路线,蜜蜂建造的蜂巢永远是完美六边形——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精准,本质是生物本能与环境磨合数万年的结果。人类的精准更多来自主动设计,而自然的精准源于被动进化,两者殊途同归。

下次当你听到“丝毫不爽”这个词,不妨想想:我们既需要钟表齿轮般严密的协作,也要允许水墨画里留白的呼吸感。真正的精准,或许是在该较真时死磕细节,该放松时拥抱不确定性,这才是更高级的“丝毫不爽”。

丝毫不爽的造句

  1. 造句 过去四年,格雷的预测几乎丝毫不爽.
  2. 造句 厉害的聘请厉害的.故以其所聘律师了解其人,可谓丝毫不爽.
  3. 造句 路远遥确实不愧是大汉堂的智囊,推测之事丝毫不爽。
  4. 造句 佛学讲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这是对因果报应的合理性、准确性的高度肯定,可是为什么社会越发展、科学越进步,而人们却越来越不信因果。
  5. 造句 人之所以倒霉,自有倒霉之因。人之所以幸福,自有幸福之缘。善恶果报丝毫不爽。
  6. 造句 妙法老和尚的一席话说得大家无不信服,连连惊叹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7. 造句 这里不想以繁琐的取证细节劳累读者诸君,只想指出一点,结果与我的推论丝毫不爽。
  8. 造句 这是他的神府空间,在这里他的话就是天地法则,他就是主宰这个空间的神,当真是言出法随,丝毫不爽。
  9. 造句 罗祥心中不停的诅骂着几人,但是表面却出人意料的热情,他帮助林晨扶着意识模糊的四人,没有丝毫不爽的样子。
  10. 造句 而经行之道,亦有一定之规,经行之时,亦有一定之序,丝毫不爽,皆有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