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 s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ì bù shī gǔ

成语解释: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

成语出处:《尚书 说命下》:“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事不師古

英文翻译:not follow the conventional ways

事不师古的意思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师:1.传授知识、技术的人:教师。2.掌握某种专门知识、技术的人:工程师。理发师。3.效法:师法。4.榜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5.军队:出师。劳师动众。6.军队编制单位。在军之下,团之上。7.由师徒关系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8.对和尚、尼姑的尊称:禅师。师太。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成语评论

事不师古”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做事不照搬古人的方法,强调打破常规、敢于创新。比如一家老字号餐馆,如果坚持用几百年前的菜单,完全不考虑现代人的口味,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但如果它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推出低糖、低脂的健康菜品,反而能吸引更多年轻人——这就是“事不师古”的典型体现。

有人可能会问:不学古人的经验,难道不会走弯路吗?其实“事不师古”并不是否定历史,而是反对盲目模仿。就像手机行业,如果所有厂商都照搬诺基亚的物理按键设计,我们可能永远用不上触屏手机。苹果公司当年推出iPhone时,正是跳出了“手机必须有键盘”的思维定式,才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在艺术领域,这个成语同样适用。比如现代画家徐冰创作的《天书》,用自己发明的“伪汉字”做成装置艺术。有人批评他违背了书法传统,但换个角度看,这种突破恰恰让观众重新思考文字与艺术的关系。我曾在美术馆看到这件作品,那些似曾相识却无法辨识的字符,反而激发了我对文化符号的深层理解——创新往往需要这样的勇气。

个人认为,真正困难的不在于“不师古”,而在于如何平衡传承与突破。就像建筑师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既用上了回收的旧瓦片,又创造了波浪形的屋顶结构。这种既扎根传统又超越形式的实践,或许才是“事不师古”的精髓所在。毕竟,完全抛弃历史就像无根之木,但若被传统捆住手脚,又如何长出新的枝桠?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是该翻故纸堆找答案,还是尝试从未有人走过的路?答案可能因人而异,但至少“事不师古”提醒我们:解决问题的钥匙,或许就藏在打破常规的尝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