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 guò
  • s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ì bù guò sān

成语解释:谓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事不過三

英文翻译:not to do anything more than three times

事不过三的意思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过:[guò]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过河。过桥。过年。过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过磅。过秤。过油肉。过过数儿。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过犹不及。树长得过了房。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过氧化氢(H2O2)。7.探望;拜访:过访。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记过。勇于改过。10.传染:这个病过人。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他回过头看了看。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guo]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guō]姓。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成语评论

事不过三”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小明第一次忘记关空调,妈妈提醒他;第二次又忘了,妈妈批评了他;到了第三次,妈妈直接拔了插头。小明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从此再也不敢粗心。这里的关键是,为什么“三次”成了容忍的极限?其实三次像一个缓冲带,既给人改正机会,又避免无限纵容。

职场上也有类似场景。比如设计师小张提交的方案被客户退回两次,第三次他主动收集市场数据,结合用户画像重新设计,最终获得认可。这里藏着个有趣问题:第三次尝试和前两次有何本质不同?答案在于“主动迭代”,前两次可能只是机械修改,第三次才真正跳出惯性思维。

有人会问:“难道第三次必须成功吗?”我倒觉得,成语强调的是“临界点意识”。就像学自行车,摔三次后多数人会掌握平衡要领。但这不是绝对数值,而是提醒我们要在重复中寻找突破。比如学英语时,三次背不会的单词就该换记忆方法——可能是联想记忆,或是结合语境使用。

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为什么不是两次或四次?从认知科学角度看,三次循环能形成基本记忆回路。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过程中的自我觉察。就像谈恋爱,三次约会还找不到共同话题,可能就该考虑是否合适,这种判断力比死守次数更重要。

最后想分享个观察:现代人常把“事不过三”误解为放弃的信号。其实换个角度,它更像是提醒我们要建立“有效努力”的标准。比如创业者在第三次融资失败时,不该简单放弃,而该像剥洋葱般审视问题本质——是模式问题?时机不对?还是表达方式需要改进?这个思考过程本身,才是成语的精髓所在。

当我们在说“事不过三”时,本质上是在讨论行动力与灵活性的平衡点。就像烹饪时的三次试味,既给食材充分融合的时间,又避免过度烹调失去本味。关键在于,每次重复都要带着新的视角,这样的三次尝试,才能成为量变到质变的跳板。

事不过三的造句

  1. 造句 事不过三,股价连续三天不创新高,立即卖出。
  2. 造句 我气得只好用那不足为凭的"坏事不过三"的说法来安慰自己。
  3. 造句 新的立法将在“事不过三”体系下运作。
  4. 造句 诚然,常言道,事不过三,因此,这类事情不会再发生了。
  5. 造句 俗话说“事不过三”,有“豹子头”之称的陈耀烨,在经历了两次世界棋战决赛的失利后,相信一定会更加珍惜这次打破坚冰的机会。
  6. 造句 每次我做错事了,妈妈都暴跳如雷,但这次,妈妈和风细雨的给我讲了“事不过三”的道理,让我羞愧不如。
  7. 造句 我为摩纳哥队、AC米兰队效力时两次都只拿到了亚军,但是事不过三,我希望能为流浪者队拿下一个冠军。
  8. 造句 羽总在想自己对寒努力地好,可是,比不上她人一昔带去的甜蜜感,留下的那种深刻的记忆,都说事不过三,又在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或许自己真的应该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