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én yī jǐ bǎi
成语解释: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人一己百
英文翻译:if others succeed by exerting one ounce of effort , i will exert a hundred times as much effort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己:1.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严于律己。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3.姓。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人一己百”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别人做一次,自己要做一百次”,用来形容付出远超常人的努力。但它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小明学英语背单词,同学每天背10个,他坚持背100个,哪怕熬夜也要完成。朋友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他说:“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嘛!”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拼命”真的值得吗?其实关键在于目标是否明确。比如运动员备战奥运会,每天训练时长是普通人的数倍,但这是为了突破极限;而如果只是为了攀比盲目加码,反而可能耗尽热情。重点不是“卷”,而是清楚自己为何而坚持。
再举个反例:同事小张为了升职,主动包揽所有杂活,每天加班到凌晨。结果身体垮了,项目也没做好。老板评价他:“人一己百是好事,但得学会抓重点。”这说明努力需要智慧——就像种田,光靠多撒种子不浇水施肥,庄稼也长不好。
我觉得这个成语在现代更像“长期主义”的注脚。比如我写文章,起初阅读量惨淡,但坚持每天写3000字,三个月后突然被编辑发现。这过程就像挖井,别人挖三口就换地方,我认准一处挖百米,终见清泉。努力本身不会骗人,但得选对方向。
最后看学生群体。班里总有同学刷题量是别人的三倍,但成绩提升有限。老师提醒他们:“人一己百不是机械重复,要带着脑子做题。”这让我想到健身——举铁100次如果动作错误,不如标准完成20次。真正的努力,是让每一分付出都打在靶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