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āo rén yī děng
成语解释:超过一般人。比别人高出一个等级。
成语出处:明 归有光《与沈敬甫七首》:“钦甫云:更似高人一筹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补语、定语;指高过一般人
繁体字形:高人一等
英文翻译:regard oneself head and shoulders above others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等:1.等级:同等。优等。2.种;类:这等事。此等人。3.用于等级:二等舱。共分三等。4.程度或数量上相同:相等。等于。大小不等。5.同“戥”(děng)。6.姓。7.等候;等待:等车。请稍等一会儿。8.等到:等我写完这封信你再走。9.表示列举未尽(可以叠用):北京、天津等地。纸张文具等等。10.列举后煞尾: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高人一等”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自认为或实际表现上比他人更优秀。但生活中,这种心态真的能带来优势吗?
举个例子:公司里的小张业务能力突出,但总爱在会议上强调“我的方案比你们的都专业”。起初同事佩服他的能力,但时间久了,大家反而更愿意和支持团队协作的小李合作。这里的小张,是不是掉进了“高人一等”的陷阱?
为什么有人会追求“高人一等”?心理学研究发现,过度强调自身优势的人,往往是在弥补内心的不安全感。就像总想站在台阶上俯视他人的人,可能只是害怕平视时暴露自己的弱点。
我曾在登山时遇到个有趣现象:真正经验丰富的向导,反而会主动帮新手调整背包带子。他们说:“山的高度不会因为谁爬得快而改变,但互相扶持能让整个队伍走得更远。”这让我想到——真正的“高”,或许不在于俯视,而在于能看见更广阔的风景。
如何避免“高人一等”的负面效应?尝试把“我比你强”换成“我们各有长处”。就像炒菜时,盐不会嘲笑糖不够咸,辣椒也不会看不起醋的酸味。不同特质的合理搭配,才能成就美味佳肴。
观察那些真正受人尊敬的行业领袖,他们更常说的是“这个创意来源于团队的智慧”。这种将个人成就融入集体的表达方式,既展现了能力,又维护了人际关系的平衡。
最后想分享个生活观察:小区里那位退休的象棋冠军爷爷,总是乐呵呵地指导孩子们下棋。当有人夸他“您真是高手”时,他总摆摆手说:“哪有什么高手,多下几盘罢了。”这种带着烟火气的智慧,或许才是应对“高人一等”心态的最佳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