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én
  • yuàn
  • sh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én yuàn shén nù

成语解释:形容民愤极大。

成语出处:《晋书 孔愉传》:“天罚既集,罪人斯殒,王旅未加,自相鱼肉。岂非人怨神怒,天降其灾!”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民愤很大

繁体字形:人怨神怒

英文翻译:Anger and resentment

人怨神怒的意思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怨:1.怨恨:抱怨。结怨。2.责怪:任劳任怨。事情没办好只能怨我自己。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怒:1.生气;气愤:发怒。恼怒。2.盛大:怒潮。狂风怒号。山花怒放。

成语评论

人怨神怒”这个词乍一听挺唬人,到底怎么用合适呢?举个例子:某公司突然宣布全员降薪,又不说明原因,结果既寒了员工的心,又让客户质疑其可靠性,真是搞得人怨神怒。这时候可能有人问:这成语是不是专指特别严重的矛盾?其实不然,它更像面放大镜,照出那些本可避免却不断积累的负面情绪。

来看个有意思的现象:古装剧里百姓跪在龙王庙前求雨,连续三年颗粒无收时,老族长总会跺脚喊“再不下雨就要人怨神怒啦”。这里藏着个有趣逻辑——古人认为当人的怨气突破临界点,连神明都会动怒。这其实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感应”的思维模式,把社会矛盾与自然现象做了超现实联结。

现代职场里,新上任的经理若只顾推行KPI考核,忽略老员工的工作习惯,可能三个月内就会遭遇团队效率集体下滑的窘境。这就像往气球里持续打气,表面看着平静,其实人怨神怒的临界点正在逼近。这时候聪明的做法是搬把椅子坐到老张工位旁:“张师傅,您觉得这个报表流程怎么调整更顺手?”

有个问题值得思考:为什么有些矛盾明明可以化解,最终却闹到不可收拾?观察发现,多数“人怨神怒”事件都存在信息茧房效应。就像明朝万历年间,地方官为求政绩隐瞒灾情,等到饥民冲进县衙,朝廷才惊觉事态严重。这种信息断层在当今企业里表现为:管理层看到的都是修饰过的PPT,基层的真实声音却被层层过滤。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现代价值在于警示我们要建立情绪压力表。就像汽车仪表盘,当“员工吐槽频率”“客户投诉量”这些指标持续飘红时,就该立即检修而不是继续踩油门。某科技公司CEO每月参加客服接线日的做法,就是主动打破信息壁垒的聪明之举。

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先自问:我的决策是否在某个环节埋下了“人怨”的种子?某个流程是否会让合作方感到“神怒”?保持这种警觉性,或许就能在矛盾升级前,像老练的船长那样提前调转航向,避开即将形成的情绪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