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én nù rén qì
成语解释:弃:抛弃。指罪大恶极,以至天神震怒,被百姓抛弃
成语出处:唐·柳泽《论时政书》:“权侔人主,威震天下,然怙侈灭德,神怒人弃。”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等
繁体字形:神怒人棄
英文翻译:God's anger and man's abandonment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怒:1.生气;气愤:发怒。恼怒。2.盛大:怒潮。狂风怒号。山花怒放。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弃: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神怒人弃”这个成语听起来挺吓人的,但它的核心意思其实很直白——当一个人或一件事被“上天”和“周围的人”同时抛弃时,基本就到了孤立无援的地步。举个例子:一家公司如果长期压榨员工、欺骗客户,最后不仅员工集体辞职,消费者也纷纷抵制,这种“众叛亲离”的局面,就可以用“神怒人弃”来形容。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是不是太夸张了?现实中真的存在被‘神’和‘人’同时放弃的情况吗?”其实这里的“神”更多是象征意义。比如某位公众人物如果多次违背道德底线,舆论抨击(象征“神怒”)和粉丝脱粉(象征“人弃”)同时发生,就符合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
换个角度看,“神怒人弃”其实是个强烈的警示信号。记得老家有个开早餐铺的老张,原本生意红火,后来为了多赚钱偷工减料。结果半年不到,街坊邻居宁可绕路也不买他的包子,连常夸他“实在”的社区大妈都说:“老天爷都看不下去喽!”你看,不用等到天打雷劈,人的口碑崩塌本身就足够致命。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揭示了某种规律:当“天理”(比如公平、诚信)和“人心”(比如信任、支持)都被破坏时,崩塌几乎是必然的。但换个积极的角度想,它也在提醒我们:无论是经营事业还是维护关系,提前避开这两条“高压线”,就能避免滑向最糟糕的境地。
再举个反例:去年台风导致某村庄被淹,村民王叔主动开放自家二楼收留受灾邻居,后来大家凑钱帮他重修了被冲垮的院墙。这种“得道多助”的故事,和“神怒人弃”恰恰形成鲜明对比——顺应天理人心的选择,往往能把危机变成转机。
说到底,“神怒人弃”更像是一面镜子。它照见的不是宿命论的绝望,而是每个人对自身行为的校准机会。就像老话说的“人在做天在看”,与其担心被抛弃,不如先问问自己:今天的选择,是在凝聚人心,还是在消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