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ù zhī yī xiào
成语解释:用一笑来回答。表示不值得理会。
成语出处: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辨误三》:“以此知《义海》、《西清》寡陋,而妄为之说,可付之一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表示毫不在意
繁体字形:付之一笑
英文翻译:laugh at
付:1.交给:交付。托付。付表决。付诸实施。付之一炬。尽付东流。2.给(钱):付款。支付。3.姓。4.同“副2”。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笑:1.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笑容。微笑。眉开眼笑。哈哈大笑。2.讥笑:耻笑。见笑。笑他不懂事。3.姓。
“付之一笑”这个词,乍一听好像有点抽象,但放到生活中,其实就是用轻松的态度化解尴尬或矛盾。比如同事开会时不小心把咖啡洒在你刚打印的报告上,你摆摆手说“没事,正好加点创意花纹”,这就是典型的“付之一笑”——既不让对方难堪,也让自己少生闷气。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一笑而过”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强调豁达,但“付之一笑”更侧重对具体事件的回应,像是主动选择的解决方案。比如朋友调侃你新剪的发型像鸟窝,你对着镜子拨弄两下说“这是最新流行的自然风”,既化解了尴尬,又展现了幽默感。
现代社会压力这么大,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态度?试想早高峰被人踩脏白鞋,发火只会破坏整天心情。这时候深吸口气说“看来今天要走好运了”(民间有“踩新鞋来好运”的说法),不仅自己心态平和,还可能收获对方歉意的微笑。这种智慧,本质上是对情绪的主动管理。
老一辈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我倒觉得“付之一笑”是更积极的版本。就像上周我在超市排队,有位阿姨硬要插队,我没争论反而帮她扫码会员卡。后来她主动让我先结账,还夸现在的年轻人脾气好。你看,有时候柔软的态度反而能改变事情走向。
当然,付之一笑不等于无底线妥协。面对原则性问题,我们依然需要严肃对待。但生活中90%的琐碎摩擦,确实不值得消耗情绪能量。就像手机被熊孩子误删游戏进度,与其黑脸训斥,不如趁机教他玩两局新关卡——这或许就是成语背后更深层的处世哲学。
下次遇到糟心事,不妨试试这个办法。嘴角上扬的弧度,有时候真能像橡皮擦一样,把生活纸页上的皱褶轻轻抚平。毕竟人生这场马拉松,带着笑容奔跑的人,脚下总会多几分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