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ué shèng qiān lǐ
成语解释:决定千里外战役的胜利。形容卓越的军事运筹才能。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卓越的军事运筹才能
繁体字形:决勝千裏
英文翻译:gain a decisive victory a thousand miles away -- a good plan
决:1.水冲破堤岸;开口子:决口。2.确定;拿定主意:表决。犹豫不决。3.确定最后胜负:决赛。决出前三名。4.副词。一定:决不后退。5.处(chǔ)死:枪决。处决。
胜:[shèng]1.胜利(跟“负、败”相对):打胜仗。取胜。2.打败(别人):以少胜多。战胜敌人。3.比另一个优越(后面常带“于、过”等):事实胜于雄辩。实际行动胜过空洞的言辞。4.优美的(景物、境界等):胜景。胜境。引人入胜。5.姓。6.(旧读shēng)能够承担或承受:胜任。不胜。7.古代戴在头上的一种首饰:方胜。[shēng]肽的旧称。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提到"决胜千里"这个成语,很多人会联想到运筹帷幄的军事家形象。但这个词真的只适用于战场吗?让我们先看个现代案例:某科技公司CEO在年初就预判到AI技术爆发,提前布局研发团队,当行业风口来临时,他们的产品已占据市场先机。这算不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商战版本?
再看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小王准备考研时,没有盲目刷题,而是系统分析目标院校的命题规律,制定分阶段复习计划。当考场拆封试卷那一刻,发现题型全在预料之中。这种提前谋划带来的从容,不正是"决胜千里"思维在个人成长中的体现吗?
有人可能会问: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长期规划还有价值吗?其实这正是成语的新解——不是要精确预测每个细节,而是培养系统性思维。就像足球教练布置战术,既要设计整体攻防体系,也要给球员临场应变空间。这种"战略框架+灵活执行"的组合,或许才是当代"决胜千里"的真谛。
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过度依赖即时反馈的年轻人,往往在遇到复杂问题时手忙脚乱。反观那些善用"决胜千里"思维的人,他们像下围棋般推演未来可能性,既着眼全局又留有弹性。这种思考方式,本质上是在训练大脑的"时空穿越"能力。
最后看个反常识案例:某网红餐厅突然歇业三个月改造厨房,当时外界哗然。但当新季度米其林指南发布时,改良后的创意菜品助其摘星成功。这个决策看似冒险,实则是把"决胜千里"的时间维度拉长。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远见,有时需要突破短期得失的思维定式。
当我们再讨论这个成语时,不妨把它理解为"构建确定性"的能力。就像气象学家预测台风路径,虽不能百分百精准,但通过持续观测和模型推演,完全能把握大方向。这种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的智慧,或许才是古老成语给予现代人最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