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íng yún zhī zhì
成语解释: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成语出处:《汉书·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凌)云之志。”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人的志向
繁体字形:凌雲之志
英文翻译:ambition
凌:1.侵犯;欺侮:欺凌。凌辱。盛气凌人。2.逼近:凌晨。3.升高;在空中:凌空。凌云。凌霄。4.姓。5.冰(多指块状或锥状的):冰凌。凌锥。河里起了凌。
云:1.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2.表示强调:岁云暮矣。3.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4.指云南:云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5.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气;意志:人穷志不短。3.姓。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记: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记录:杂志。县志。《三国志》。7.记号:标志。
“凌云之志”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志向高远、心怀宏图。比如,有人会说:“他年纪轻轻就立下凌云之志,誓要改变行业现状。”这背后传递的不仅是野心,更是一种对自身潜力的信任。但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会用“凌云”比喻志向?其实,“凌”有超越之意,“云”象征天空的高远,合起来便暗含“突破极限”的意象。
再举个现实例子:“团队里的小张虽初入职场,却常提创新方案,同事们笑他‘凌云之志不接地气’,但他坚持用数据证明可行性,最终推动项目成功。”这里能看到,凌云之志并非空想,而是需要行动支撑。有人可能会问:志向太高是否会脱离实际?其实关键在于平衡——目标可以远大,但路径必须清晰,就像登山者仰望峰顶,却一步步踩实脚下的岩石。
从个人视角看,凌云之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可能性”。比如一位乡村教师曾说:“我的凌云之志,不过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山外的世界。”这种将宏大愿景与具体价值结合的例子,恰恰说明志向的高度未必与规模相关,而在于它能点燃多少人的希望。
有趣的是,历史上许多突破性成就都始于“不切实际”的志向。比如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若没有超越时代的眼界,如何能造出当时世界最大的宝船?反观当下,许多科技创业者最初也被质疑“好高骛远”,但正是这种敢想敢为的魄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最后不妨思考:凌云之志是否必须轰轰烈烈?答案未必。一位坚持十年社区环保的志愿者告诉我:“我的志向很小,只是想让门口的河水重新变清。”你看,当无数微小的志向汇聚,同样能成为改变世界的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