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ū qí bù yì,gōng qí bù bèi
成语解释: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成语出处:语出《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英文翻译:catch somebody unprepared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意:1.意思:来意。2.愿望:满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5.意大利的简称。
攻:1.攻打;进攻(跟“守”相对):围攻。攻城。能攻能守。攻下敌人的桥头堡。2.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群起而攻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3.致力研究;学习:专攻。一门心思攻外语。4.姓。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备:1.具备;具有:德才兼备。2.准备:备用。备足原料。备而不用。3.防备:防旱备荒。攻其不备。以备不时之需。4.设备(包括人力物力):军备。装备。5.表示完全: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6.姓。
哎哟,说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成语,大家是不是觉得特像武侠小说里的绝招?说白了,就是趁别人没反应过来,直接打他个措手不及。那这招到底怎么用呢?咱们先举个栗子:比如公司开会时,老板突然点名让平时沉默的小张提方案,结果小张早就偷偷准备了超详细的PPT,直接惊艳全场。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典型的“攻其不备”吗?
等等,有人可能会问:“这不就是搞偷袭吗?会不会有点不厚道?”嘿,这问题问得好!其实关键要看场景。比如篮球比赛里,对手以为你要突破上篮,结果你突然来个背后传球给队友,这种战术性“偷袭”反而是智慧的体现。说白了,这成语重点不在“阴人”,而在“打破惯性思维”,用创新方法解决问题。
再举个例子,上周我邻居老王想换锁,结果锁匠报价特别高。老王直接掏出手机说:“我刚搜到隔壁街店铺打五折,要不我去那边问问?”锁匠当场就改口说能降价。你看,老王这招就是典型的“出其不意”——他其实根本没查价格,但抓住了对方怕丢生意的心理。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策略也不能滥用啊!就像我上次想给朋友惊喜生日派对,结果他刚好那天重感冒,场面就巨尴尬。所以啊,关键得看准时机和对象,就像炒菜得掌握火候,火太大容易糊,火太小又不熟。各位老铁觉得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你明天要汇报年终总结,怎么用“出其不意”的方法让老板眼前一亮?试试在开头放段搞笑短视频,或者用数据分析推翻部门固有认知?记住哦,创新不是乱来,而是找到别人没想到的突破口。走着瞧吧,说不定下次升职加薪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