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ū
  • yǎn
  • bè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ū qí bù yì,yǎn qí bù bèi

成语解释: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成语出处:语出《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出其不意,掩其不備

英文翻译:Take a surprise

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的意思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意:1.意思:来意。2.愿望:满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5.意大利的简称。

掩:1.遮盖;掩蔽:掩口而笑。掩人耳目。掩着怀(上衣遮盖住胸膛而不扣纽扣)。2.关;合:掩卷。虚掩着房门。3.关门或合上箱盖等物时被夹住:手被门掩了一下。4.乘人不备(袭击、捕捉):掩杀。掩捕。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备:1.具备;具有:德才兼备。2.准备:备用。备足原料。备而不用。3.防备:防旱备荒。攻其不备。以备不时之需。4.设备(包括人力物力):军备。装备。5.表示完全: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6.姓。

成语评论

哎哟,说起“出其不意,掩其不备”这成语,大伙儿肯定不陌生,但具体咋用呢?咱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比如你偷偷给闺蜜策划生日惊喜,趁她完全没防备时突然亮出蛋糕,那场面绝对让她又惊又喜。说白了,这就是典型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嘛!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这成语到底啥时候能用上啊?”嘿,问得好!其实啊,它不光能用在生活小事里,职场竞争甚至战场策略都能套用。比方说公司开会时,你突然抛出一个别人没想过的方案,直接打破僵局,这不就是“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吗?不过得注意啊,这招用多了容易让人防备,关键得找准时机。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历史故事。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草船借箭那出戏,活脱脱就是成语的完美示范——周瑜那边正盘算着怎么刁难他呢,结果人家诸葛亮不按套路出牌,趁着大雾天玩了个“空手套白狼”,你说绝不绝?这故事告诉我们啊,有时候跳出常规思维框框,反而能打开新局面。

不过话又说回来,用这招也得讲究分寸。我觉着吧,就像炒菜放盐,适量提鲜,过量就齁得慌。比如商业竞争中,突然推出新产品抢占市场固然聪明,但要是总搞偷袭,容易坏了行业规矩。所以说啊,策略本身没问题,关键看怎么把握火候。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这成语虽然听着像“耍心眼”,但本质上还是智慧博弈。就像下象棋,你总不能每次都明着走“当头炮”对吧?生活这场游戏里,偶尔来点出其不意的妙招,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增添趣味,何乐而不为呢?只要记得留点余地,别把路走绝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