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éng qí bù bèi
成语解释:乘:趁。利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机,去侵害对方。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53回:“我们不如同众将暗去劫营,这是乘其不备,必可生擒徐达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状语;指趁人没有防备时动手
繁体字形:乗其不備
英文翻译:catch one unprepared
乘:[chéng]1.骑;坐(交通工具):乘马。乘车。2.趁;就着:乘便。乘隙。3.运算方法之一。最简单的是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的数的运算。4.佛教的教理和教派:大乘。小乘。[shèng]1.量词。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千乘之国。2.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泛指一般史书:史乘。野乘。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备:1.具备;具有:德才兼备。2.准备:备用。备足原料。备而不用。3.防备:防旱备荒。攻其不备。以备不时之需。4.设备(包括人力物力):军备。装备。5.表示完全: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6.姓。
哎哟喂,说到“乘其不备”这个成语,大伙儿可能第一反应是“搞偷袭”对吧?但咱得掰开揉碎了看——这词儿到底是啥意思?说白了,就是趁着对方没防备的时候行动,像武侠片里高手突然出招一样,讲究的就是一个“时机拿捏”。
举个栗子啊,小明考试前熬夜复习,结果第二天老师临时换了题型,这算不算“乘其不备”?嘿您别说,还真对得上号!老师这波操作直接打了小明个措手不及,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也提醒咱们平时得做足准备,别总想着临时抱佛脚。
那问题来了:这成语只能用在负面场景吗?非也非也!比如商场搞限时促销,说白了也是“乘其不备”的商业策略。商家摸准了消费者“过了这村没这店”的心理,愣是把库存清得干干净净,您说这招高不高?
个人觉着啊,这个成语就像把双刃剑。用得好了叫“把握战机”,比如谈判时精准出击;可要是光想着占便宜,那就容易变成耍小聪明。前两天我同事老张就吃了这亏,本想趁领导开会突袭提加薪,结果撞上部门裁员,您说这运气背不背?
说到底,“乘其不备”的精髓在于对时机的敏锐判断。就像打篮球的假动作,关键得预判对方的预判。不过咱也得记住老祖宗的智慧——兵法讲究奇正相合,光会偷袭可成不了大事。下次遇到机会别急着往前冲,先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稳扎稳打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