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n
  • máo
  • li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ēn máo liè tǔ

成语解释:谓分封侯位和土地。

成语出处:唐·张说《延州豆卢使君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大圣大后,炼石补天,有王母之神器;分茅列土,启弄孙之美色。”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分封诸侯

繁体字形:分茅列土

英文翻译:Fenmaolietu

分茅列土的意思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茅:1.白茅。2.(Máo)姓。

列:1.排列:罗列。列队。按清单上列的一项一项地清点。2.安排到某类事物之中:列入议程。把发展教育事业列为重要任务之一。3.行列:出列。前列。4.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列火车。5.类:不在此列。6.各;众:列国。列位观众。7.姓。

土: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国土。领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7.姓。

成语评论

分茅列土”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画面感,但具体怎么用呢?比如有人问:“公司部门调整后,领导把资源分得特别均匀,这算不算‘分茅列土’?”其实这个场景挺贴切的。这个成语原本描述古代帝王用茅草包裹泥土分封诸侯,现在更多用来形容对权力、资源的细致划分。比如某创业公司老板把股权按贡献度拆分给核心团队,员工开玩笑说这是“现代版分茅列土”。

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非要用茅草和泥土来象征分封?”这里藏着古人的智慧——茅草代表洁净,泥土象征土地所有权,仪式感背后是对规则的尊重。就像现在企业制定KPI时,把目标拆解成具体数值分配给部门,本质上也是通过明确规则实现高效管理。

我发现这个成语在当代有个有趣变化。比如社区组织垃圾分类时,物业把不同垃圾桶的管理责任划给各楼栋长,有位居民在业主群里写道:“咱们这‘分茅列土’搞得比皇宫分封还细致!”这种带点幽默的用法,既点明了责任到人的机制,又消解了成语本身的严肃感。

过度解读也有风险。某次看到自媒体用“分茅列土”形容网红直播带货的坑位费分配,评论区就有人质疑:“把文化符号硬套商业行为,会不会让成语失去原本的厚重感?”这提醒我们,使用传统成语时需要把握历史内涵与现实语境的平衡。

观察职场会发现,真正高效的“分茅列土”往往伴随透明机制。就像游戏公司开发新项目时,主策划把世界观、角色、关卡设计分别委托给不同小组,但会保留整体风格把控权。这种既分散又集中的模式,反而比绝对平均主义更能激发创造力。或许这就是古老智慧在现代管理中的新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