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n
  • m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ēn máo xī tǔ

成语解释:见“分茅赐土”。

成语出处:清·李渔《玉搔头飞舸》:“只要你忙上紧赶得那人近至尊,便是分茅锡土也非吾吝。”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分封诸侯

繁体字形:分茅錫土

英文翻译:Fenmao tin soil

分茅锡土的意思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茅:1.白茅。2.(Máo)姓。

锡:1.金属元素,符号Sn(stannum)。常见的白锡为银白色,延展性强,在空气中不易起变化。多用来镀铁、焊接金属或制造合金。有的地区叫锡镴。2.(Xī)姓。3.赐给:天锡良缘。

土: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国土。领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7.姓。

成语评论

分茅锡土”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藏着古代权力的分配智慧。比如《后汉书》记载汉高祖分封诸侯时“裂土封王,分茅锡土”,这里说的就是帝王把土地像切蛋糕一样分给功臣,既能巩固统治,又能激励人心——这和我们今天公司给优秀员工发股权是不是有点像?

有人可能会问:古代人为什么要用“茅草”和“泥土”作为分封象征?其实这是仪式感的体现。就像现在颁发奖杯需要镀金材质,周天子特意选用祭祀用的五色土和茅草,用视觉符号强化“这块地归你管”的权威性。明朝朱元璋给儿子们分封藩王时,还专门制作了刻着封地信息的金册,堪称古代版的“产权证书”。

放到现代社会,这个概念其实无处不在。某科技公司创始人将不同业务板块交给核心团队管理,本质上就是现代版“分茅锡土”——既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又能激发各板块的主动性。不过要注意的是,分权太散可能导致各自为政,就像西晋的“八王之乱”那样,如何在集权与放权之间找平衡,始终是个技术活。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值得玩味的是“仪式感的力量”。古代用五色土不是随便抓把泥巴,现代企业发股权证书也不会用A4纸随便打印。这种具象化的授权方式,其实是在用符号语言说:“我看重你”。就像家长给孩子房门钥匙,钥匙本身不值钱,但背后的信任感才是关键。

当看到某连锁品牌把区域代理权授予合作方时,我总会想起这个成语。被授权方获得的不仅是经营权,更是种“这片市场交给你闯”的期待。这种传承千年的分配智慧,在商业社会里依然焕发着生命力——毕竟人性中对“拥有自己一方天地”的渴望,古今并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