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è dì fēn máo
成语解释:裂:分开;茅:草名,白茅。古代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诸侯
成语出处:宋·叶适《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报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分封土地
繁体字形:裂地分茅
英文翻译:Dichotomous
裂:[liè]1.破而分开;破成两部分或几部分:分裂。破裂。决裂。裂纹。裂开。四分五裂。手冻裂了。2.叶子或花冠的边缘上较大较深的缺口。[liě]东西的两部分向两旁分开:衣服没扣好,裂着怀。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茅:1.白茅。2.(Máo)姓。
“裂地分茅”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原本指的是古代帝王用茅草作为象征,将土地分封给功臣或诸侯。比如在《史记》中就有记载,周武王伐纣成功后,将领土“裂地分茅”给各部落首领,既巩固了权力,又激励了人心。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偏偏用茅草来代表权力?这里有个冷知识——古代分封仪式上,茅草被当作神圣的象征,它的根系发达,寓意着受封者要像茅草一样扎根土地、守护疆域。就像公司老板给优秀员工分配股权,既认可贡献,又期待他们继续发光发热。
那这个成语在现代还能用吗?当然可以!比如描述创业团队分配股份时,可以说:“创始人效仿古人裂地分茅,将股权按贡献度分配给核心成员。”这种用法既保留了历史韵味,又贴合了现代商业逻辑。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暗含了资源分配的智慧。试想如果古代帝王把所有土地都攥在手里,结果可能就是群臣离心;而现代管理中若是领导者独占资源,团队凝聚力也会大打折扣。合理分配从来不是简单的“分蛋糕”,而是构建信任关系的艺术。
个人认为,“裂地分茅”背后的人性洞察至今仍然鲜活。它提醒我们:无论是管理国家还是经营企业,都需要在“集中”和“分散”之间找到平衡点。就像栽种花园,既要保证主干挺拔,也要让每根枝条都有生长空间——这可能就是传承千年的分配哲学带给现代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