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n
  • máo
  • li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ēn máo liè tǔ

成语解释: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成语出处: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官封极品禄千钟,分茅裂土人堪羡。腰金衣紫作朝臣,箫韶乐奏排筵宴。”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指分封诸侯

繁体字形:分茅裂土

英文翻译:Split soil

分茅裂土的意思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茅:1.白茅。2.(Máo)姓。

裂:[liè]1.破而分开;破成两部分或几部分:分裂。破裂。决裂。裂纹。裂开。四分五裂。手冻裂了。2.叶子或花冠的边缘上较大较深的缺口。[liě]东西的两部分向两旁分开:衣服没扣好,裂着怀。

土: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国土。领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7.姓。

成语评论

分茅裂土”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背后藏着古代社会的权力游戏。比如在历史小说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节:新皇帝登基后,为了稳固统治,将领土划分给功臣,说一句“朕今日分茅裂土,封你为镇北侯”,诸侯们便各自带着一块茅草和泥土作为凭证赴任。这时候,“分茅裂土”就成了权力分配的象征。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茅草和泥土来分封?这其实和古代仪式感有关。茅草代表土地上的植被,泥土象征领土本身,两者结合既直观又庄重。就像现在公司给高管分配股权时,合同文件代替了茅草泥土,但本质都是通过“有形之物”确认权益归属。

现代生活中也能找到类似场景。比如创业公司初期,几个合伙人常会“分茅裂土”——有人负责技术,有人主管运营,就像古代诸侯各守一方。这时候如果有人说:“咱们得分清楚责任田,别搞成诸侯混战啊!”是不是瞬间让严肃的权责划分变得鲜活?这种用古语说今事的方式,反而让沟通更生动。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的深层智慧在于“平衡”二字。古代帝王若分封不均,容易引发诸侯叛乱;现代团队若权责不清,同样会导致内耗。就像拼乐高时,如果零件分配不合理,要么有人闲着,要么有人累垮,最终谁都搭不出完整的城堡。所以“分茅裂土”不只是分割,更是建立协作秩序的起点。

下次看到部门重组或项目分工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当领导说“我们要重新划分业务板块”,本质上就是在进行现代版的分茅裂土。这时候关键不在于分割本身,而在于如何让每块“封地”既能独立运作,又能彼此呼应——毕竟,分散是为了更好的凝聚,就像繁星点点才能组成璀璨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