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n
  • rén
  • zāi
  • shù
  • hòu
  • rén
  • chéng
  • li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án rén zāi shù,hòu rén chéng liáng

成语解释: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成语出处:清 翟灏《通俗编 卷一 俚语对句》:“今年种竹,来年吃笋;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谓语、分句;用于给后辈造福

繁体字形:前人栽樹,后人乗凉

英文翻译:plant trees for the benefit of posterity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意思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栽:1.栽种:栽树。栽花。2.插上:栽绒。栽刷子。3.硬给安上:栽赃。栽上了罪名。4.栽子:桃栽儿。5.摔倒;跌倒:栽了一跤。6.比喻失败或出丑。

树:1.木本植物的通称:柳树。一棵树。2.种植;栽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树立;建立:建树。独树一帜。树雄心,立壮志。4.姓。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乘:[chéng]1.骑;坐(交通工具):乘马。乘车。2.趁;就着:乘便。乘隙。3.运算方法之一。最简单的是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的数的运算。4.佛教的教理和教派:大乘。小乘。[shèng]1.量词。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千乘之国。2.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泛指一般史书:史乘。野乘。

凉:[liáng]1.温度低;冷(指天气时,比“冷”的程度浅):阴凉。凉水。过了秋分天就凉了。2.比喻灰心或失望:听到这消息,他心里就凉了。3.悲伤;愁苦:凄凉。悲凉。4.冷落;不热闹:荒凉。苍凉。5.姓。[liàng]把热的东西放一会儿,使温度降低:粥太烫,凉一凉再喝。

成语评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成语,字面意思是老一辈种下树木,年轻一代才能享受树荫。但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简单来说,它强调的是一种代际间的奉献与传承——今天的努力可能不会立刻见效,却能为未来铺路。

举个例子:村里老张年轻时带领大家修水渠,几十年后,干旱季节农田依然有水灌溉,年轻一辈不用再为缺水发愁。老张可能看不到丰收的场景,但他的付出让整个村庄受益。这种“看不见回报却依然坚持”的精神,是不是和父母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很像?

有人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慢回报”的思维吗?看看科技发展就知道了。上世纪科学家研究半导体时,谁能想到这为今天的智能手机奠定了基础?每一代人的突破都在为后人搭建更高的起点。就像接力赛,前人递出的棒子,决定着后人能跑多远。

我常想,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打破时间界限的利他心。种树的人不会计较“这棵树荫是否属于我”,而是相信总有人会在未来需要它。这种心态在环保领域尤其重要——当我们减少塑料使用或选择新能源车时,其实也是在为下一代种下“可持续的树荫”。

值得注意的是,传承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后人如何对待前人的树荫同样关键。就像保护古建筑不能只靠当年的工匠,更需要当代人定期维护。享受前人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在为更远的未来栽种新的树木,这种循环让文明得以延续。

下次路过公园的老榕树时,不妨想想:它可能见证过几代人的故事。那些栽树的前辈或许早已离开,但他们留下的绿荫仍在滋养着今天的我们。这种跨越时空的连接,或许就是文明最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