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án pà láng,hòu pà hǔ
成语解释: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成语出处:明 冯惟敏《清江引 风情省悟》曲:“明知烟花路儿上苦,有去路无来路。恶狠狠虎爬心,饿刺刺狼掏肚。俺如今前怕狼后怕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繁体字形:前怕狼,后怕虎
英文翻译:fear wolves ahead and tigers behind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怕:1.害怕;畏惧:老鼠怕猫。任何困难都不怕。2.禁受不住:瓷器怕摔。3.担心:他怕你不知道,要我告诉你一声。4.表示估计,有时还含有忧虑、担心的意思:这个瓜怕有十几斤吧。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怕要出大问题。
狼: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冬天常聚集成群,性凶暴,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有时也伤害人。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怕:1.害怕;畏惧:老鼠怕猫。任何困难都不怕。2.禁受不住:瓷器怕摔。3.担心:他怕你不知道,要我告诉你一声。4.表示估计,有时还含有忧虑、担心的意思:这个瓜怕有十几斤吧。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怕要出大问题。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站在路口犹豫不决,既担心选错方向浪费时间,又害怕原地不动错过机会?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状态,就像是同时被两种恐惧夹在中间,进退两难。
举个具体例子:同事小王想换工作,既怕新公司压力太大适应不了,又担心留在现单位会错失发展机会。他连续三个月反复修改简历却始终没投递,就像被钉在十字路口的路标,眼睁睁看着机会从眼前溜走。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种心理源于人类的本能反应——我们的大脑天生厌恶不确定性。就像原始人在荒野中既要防备猛兽突袭,又要警惕脚下陷阱,现代人面对选择时,同样会激活这种古老的防御机制。
如何破解这个困局?不妨试试“缩小决策颗粒度”。与其纠结是否要长途旅行,不如先打开地图规划路线;与其焦虑要不要创业,可以先做个最小可行性方案。这种化整为零的方法,就像在黑暗隧道里点起小蜡烛,虽然不能照亮全程,但足够看清下一步。
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当代年轻人的“前怕狼后怕虎”更多源于信息过载。我们比父辈多知道100倍的选项,却少了90%的行动勇气。这就像站在自助餐厅里,面对200道菜反而饿着肚子离开——选择太多反而成了负担。
下次当你陷入双重顾虑时,可以试试这个思维实验:想象五年后的自己会如何看待此刻的犹豫?很多时候,未来的你会笑着摇头:“当时到底在怕什么?”毕竟,人生这场旅行,重要的不是永远不走错路,而是保持向前走的勇气。
有个朋友的故事或许能带来启发:她花了两年时间纠结要不要转行做烘焙师,直到有天把家里的餐桌改造成临时操作台,从每周接3个定制蛋糕开始,现在已经在筹备第三家实体店。你看,有时候破局的关键,就在于把“要不要做”变成“先做多少”。
最后想说的是,适度的谨慎是智慧,过度的犹豫却是枷锁。与其在想象的狼虎之间战战兢兢,不如把注意力转向脚下的路——毕竟真实世界的风景,永远比脑海中的恐惧更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