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án pà lóng,hòu pà hǔ
成语解释: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成语出处:明 冯惟敏《朝天子 感述》:“磊落英雄,清修人物,前怕狼后怕虎。设谋,使毒,只待把忠良妒。”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分句;指顾虑重重
繁体字形:前怕龍,后怕虎
英文翻译:Fear the dragon before, fear the tiger after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怕:1.害怕;畏惧:老鼠怕猫。任何困难都不怕。2.禁受不住:瓷器怕摔。3.担心:他怕你不知道,要我告诉你一声。4.表示估计,有时还含有忧虑、担心的意思:这个瓜怕有十几斤吧。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怕要出大问题。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怕:1.害怕;畏惧:老鼠怕猫。任何困难都不怕。2.禁受不住:瓷器怕摔。3.担心:他怕你不知道,要我告诉你一声。4.表示估计,有时还含有忧虑、担心的意思:这个瓜怕有十几斤吧。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怕要出大问题。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心里有个好点子,却因为各种顾虑迟迟不敢行动?这正是“前怕龙,后怕虎”的典型表现。比如小王想转行做自媒体,既担心放弃稳定工作会后悔,又害怕入行太晚竞争不过别人,纠结半年还在原地踏步。
这个成语到底在说什么?它描绘的其实是人类决策时常见的心理陷阱——过度放大潜在风险。就像准备野炊的老张,既怕山里下雨淋湿装备,又担心晴天紫外线伤皮肤,最后干脆取消行程。这种"两头怕"的心理,往往让我们错失良机。
为什么人们总被困在"龙虎之间"?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的杏仁核会对潜在威胁产生2倍于奖励的强烈反应。就像网购时盯着差评反复纠结的购物者,我们天生对负面信息更敏感。但过度防护机制,在现代社会反而成了阻碍。
我有个做市场策划的朋友就深有体会。去年她策划了个跨界联名方案,因为担心合作方变卦和预算超支,反复修改三个月。结果竞争对手抢先推出类似创意,所有筹备都打了水漂。这个教训告诉我们:行动时机的价值,往往超过所谓的完美方案。
怎么破解这个困局?不妨试试"风险量化法"。把每个担忧具体写下来,标注发生概率和应对措施。就像打算开奶茶店的小美,把"客流量不足"拆解为选址评估、试营业活动等可操作项后,反而找到了突破口。你会发现,大多数"龙虎"都是纸做的。
观察身边那些果断行动的人,他们并非没有恐惧,而是懂得与不确定性共处。就像跳伞教练常说的:"伞包检查三次就够了,检查三十次反而会腿软。"生活中很多机遇,恰恰藏在看似危险的尝试里。与其在想象的危机中兜圈子,不如把注意力的探照灯转向可能性那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