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āo dǎ tiān xià
成语解释:包:承担全部任务,负责完成。将打天下的整个任务承担下来。常指人逞强争胜。
成语出处:《求是》1996年第17期:“这类机构并不影响各个公司、企业实施光彩事业项目,更不能包打天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独揽一切重任
繁体字形:包打天下
英文翻译:try to do everything all by oneself
包:1.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书。包饺子。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2.包好了的东西:药包。邮包。打了个包。3.装东西的口袋:书包。把零碎东西装进包儿里。病包儿。坏包儿。淘气包儿。4.用于成包的东西:两包大米。一大包衣服。5.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树干上有个大包。腿上起了个包。6.毡制的圆顶帐篷:蒙古包。7.围绕;包围:火苗包住了锅台。骑兵分两路包过去。8.容纳在里头;总括在一起:包含。包罗。无所不包。9.把整个任务承担下来,负责完成:包医。包教。包片儿(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10.姓。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大伙儿有没有听过“包打天下”这个成语?说白了,就是形容一个人或一种方法能搞定所有事情。比如老王总爱吹嘘他那套管理经验能“包打天下”,结果上周新来的实习生用短视频平台做推广,愣是比他传统方案多拉了三成客户。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凭啥说“包打天下”不靠谱?举个栗子,就像拿着瑞士军刀去修汽车——工具虽好,但真要对付发动机故障,还得专业设备上场。去年我帮表弟装修婚房,原以为照着网红攻略能省设计费,结果水电改造时发现户型特殊,最后还是请了老师傅重新规划线路。
那为啥总有人迷信“万能钥匙”式的解决方案呢?其实跟咱们追求确定性的心理有关。就像我家楼下张阿姨,前阵子非要用同一款酵素治胃疼、治失眠还治脱发。直到体检报告出来,医生指着各项指标说“不同毛病得用不同方子”,她才算消停。所以说啊,方法再好也得看场景,就跟炒菜似的,红烧肉和清蒸鱼能用同一种火候吗?
不过话说回来,“包打天下”的思维倒也不是全无是处。你看现在的智能手机,不就是把相机、钱包、导航仪这些功能“一锅端”了吗?但细琢磨就会发现,专业摄影师照样扛着单反,银行金库还在用实体保险柜。这说明啥?通用方案能解决80%的日常需求,剩下20%的硬骨头还得靠专项突破。
依我看呐,做人做事最怕认死理。前年公司搞数字化转型,市场部非要照搬竞争对手的营销方案,结果投放效果差强人意。后来我们结合自家产品特点做了本土化改造,反而在细分市场杀出一条血路。这就应了那句老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不服的事儿,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说到底,“包打天下”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绝世武功,听着玄乎其实要看修炼者的火候。隔壁老李开超市那会儿,总说“货卖堆山”是零售业的不二法门,结果社区团购兴起后,要不是及时搞起微信群接龙和冷链配送,差点就被时代浪潮拍在沙滩上。所以说啊,既要学招式更要懂变通,这才是行走江湖的真本事。